胡厅长刚刚还认为,王省长和洪书记不可能会自己打电话来,没想到,王省长竟然真的先打过来了。
省长的电话自然是不能不接,胡厅长接通电话:“王省长,您好!”王省长道:“小英同志啊,我想问你一件事。”
胡小英心里已经有所准备,说道:“王省长,您请说。”王省长不急不缓地说:“今天,临江市长刘葆亚到我这里来了,他们拿了一个方案过来,想要推进东湖的‘拆围拆违、还湖于民’工作。这项工作,你知道吗?”
胡小英道:“我知道,已经听他们说过了,他们说,王省长您也已经同意了!”“他们这个信息,传递得倒是挺快啊!”王省长顿了下,说,“我同意是同意了,他们也答应了只动市里能管得到的,他们管不到的就不动,所以我才同意的。你说,刘葆亚有没有对我耍花招?”
那几乎是肯定的,胡小英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刘葆亚的野心,应该不仅仅只是拆除市里管得到的违章建筑,他说只拆市里的,不动省里和央企的,应该只是缓兵之计。就在这一刻,胡小英似乎彻底明白了,刘葆亚要的是省里两位主要领导的同意让他可以动起来,这样他才能抵抗桐光辉在这个事情上的阻拦。
从刚才桐光辉、严良刚给自己打电话来看,在市委里,桐光辉、严良刚肯定是和刘葆亚持反对意见的,要是没有省里两位主要领导的支持,刘葆亚双掌敌不过四手。所以,可以说,刘葆亚虽然是向省里两位主要领导请示,其实目的是解决桐光辉的阻扰!
搞明白了这一点,胡小英还是打算帮刘葆亚一把。理由很简单,她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如今看到刘葆亚也是这样一个人,不免有些惺惺相惜。而且,胡小英历经种种曲折,到了今天这个位置,她敏锐地嗅到了一种机会,这个事情要是办成了,恐怕对自己的升迁也大有好处!因此,胡小英就道:“王省长,谁敢对您耍花招啊?您可是刘葆亚的直接领导,他耍花招还不被您分分钟给瞧破啊?还想不想混了?”
“哈哈,小英同志……”王省长听了,显然颇为高兴,“你这是……话糙理不糙。这么说,你也是赞同他们搞‘拆围拆违、还湖于民’这个事情的?”胡小英笑道:“我没有赞同,王省长赞同,我就赞同;王省长不赞同,我就不赞同。”
王省长说:“你这话,把责任又都推给我了呀!你可是省文旅厅长啊!”王省长这时候,已经知道胡小英历经沧桑,能够东山再起,是因为在华京也有非同小可的关系,所以对她总也带着三分客气。
胡小英笑着说:“省文旅厅长怎么了?文旅厅长也得听王省长的呀!总之,我这个人可能没什么想法!但是,领导指哪,我打哪!”王省长轻轻一叹,道:“那好吧,上午我已经同意刘葆亚的方案,表示支持他们‘拆围拆违、还湖于民’这项工作!要是我现在出尔反尔,恐怕也不合适。既然如此,还是希望他们能把这项工作干好,成为一项惠及市民、惠及社会的实事好事吧!你这个文旅厅长,也要多下去调研、多给指导!”
“遵命!”胡小英道,“等他们这个事情定下来,我就抓紧时间下去看看!”王省长说:“那就这样吧,你那边的工作,我还是寄予厚望的!”胡小英马上道:“感谢王省长的关心,我也会加倍努力的!”
胡小英挂断电话,轻轻舒出一口气,又给自己的茶杯里斟了普洱。她刚要喝,手机又响了。难道是王省长又打过来了?还是之前的桐光辉?
忐忑间,拿了手机,却是一惊。这次既不是王省长,也不是桐光辉,竟然直接是省委洪书记?!
今天上午的事情,真的是一件比一件出人意料啊!本来没想到桐光辉会给自己来电,结果来了;原以为王省长是不会给自己打电话的,结果王省长也打来了;如今,就连洪书记也给自己打电话了!
不接,肯定是不行的!
胡小英只好接通电话:“洪书记啊,您好!首长有什么吩咐?”洪书记喜欢人家称呼他“首长”,而不喜欢现在流行的“老板”,因此胡小英也就按照领导喜欢的称呼来。
“胡小英同志,”洪书记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和你简单聊两句。”胡小英道:“好啊,洪书记,您吩咐。”
“现在,临江市的刘葆亚同志在我这里。”洪书记道,“他们今天来汇报关于东湖景区旅游经济模式转变的问题。早知道,我就把你一起叫来了。但是,现在时间也来不及了,我也只能给你打个电话了。”胡小英道:“没问题啊,洪书记,有什么文旅方面的问题吗?您要问什么,电话里说也一样,我听着呢!”
洪书记就道:“临江市要搞‘拆围拆违、还湖于民’工作,希望改变临江的旅游经济模式,要从‘门票经济’跨入‘全域旅游’,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你觉得可行吗?你是文旅厅长,应该对此有所思考吧?”
胡小英说:“洪书记,我个人认为啊,这个想法肯定是好的。只不过‘拆围拆违’这个事情,恐怕要得罪很多人啊,有些是我们省里的单位、有些还是华京的单位呢,就怕临江市委、市政府扛不住,是否采取保守、循序渐进的方式更为可取啊?”
胡小英心道,桐光辉希望自己在省领导问起的时候,建议“采取保守、循序渐进”,如今自己已经建议了,任务也算完成了!到时候,就算桐光辉当面问洪书记,也不能说自己没有建议过!
这时候,洪书记却道:“关于这个问题,刘葆亚同志倒是也考虑了,他在我这里保证啊,他们只动市里管得到的,不动省里的和华京有关的单位;还保证将所有矛盾都在市域内解决。”
胡小英道:“要真的是这样,那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洪书记问道:“也就是说,你觉得可行?”胡小英说:“只要这些矛盾能够化解,最后不会成为打扰洪书记的问题,我觉得这项工作没有理由不干啊?毕竟‘拆围拆违、还湖于民’,乃是民心所向啊,这可以为江流树立为民、友善的口碑和形象!”
洪书记道:“那好吧,你的意思我知道了,那就先这样。”胡小英道:“是,洪书记。”
在洪书记的办公室,刘葆亚依稀听到话筒中胡小英的声音,他心里还是挺感激的。胡小英先抑后扬,最后在洪书记这里支持了他的工作,自己去拜访她果然没有白去。
省委书记洪先风放下电话,看向桌对面的副省长温元娟、临江市长刘葆亚,说道:“刘葆亚同志,你刚才的汇报中,保证是只动市里的不动上面的,对吧?”
刘葆亚非常肯定地点头:“是,这个我们临江市能够保证。”
“不,临江市不能保证,你只是代表了你们临江市政府。”洪书记道,“你们市委书记桐光辉同志,恐怕并不一定会这么想。”
刘葆亚胸有成竹:“洪书记,您放心,桐书记更不会想去动省里、央企等上级部门的利益。”温元娟也开口道:“是的,洪书记,这点我也可以保证。”
洪书记的目光在刘葆亚、温元娟身上缓缓移动,这种权威产生的压力,就如热浪一般在他们身边流淌,让两人感到浑身都不舒服,忽然洪书记冷笑一声道:“你们以为我不知道,刘葆亚,你恐怕是想要用缓兵之计,等到市里的全部拆完之后,倒逼省里的、央企的违章建筑自己拆除,不然社会舆论恐怕也不会放过这些部门。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吧?”
刘葆亚、温元娟都是心头一震,没想到自己隐藏的打算,还是被洪书记给看破了!
这样一来,不知道洪书记还会不会支持临江市?支持刘葆亚?两人的脸上都显露忧色!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1点30。
陆轩、邱晔萍在洪书记的办公室外焦急等待,两人此时比在王省长办公室外更为担心。因为距离成功越近,便越是担心。
在桐光辉的办公室里,严良刚刚刚给省委办公厅里的关系打过电话,询问情况,但是对方说,刘葆亚和温元娟还没从洪书记办公室出来,因此还不知道情况。
桐光辉道:“洪书记应该不会答应吧?”严良刚道:“我想不会答应,若是答应,以前早就答应了,刘葆亚就特别厉害吗?能说服洪书记?我看不见得!”
桐光辉点头:“但愿如你所说。”
这时候,在洪书记的办公室里,刘葆亚知道,这是最最关键的时刻,要是不能说服洪书记,这个事情也就黄了,这个时候不祭出撒手锏,更待何时啊?!
刘葆亚脑袋里所有的智慧都凝聚起来,忽然之间,灵光乍现,他说:“洪书记,您说得太对了。我是打的这个主意。当社会倒逼的时候,就不是我们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要拆这些违章建筑,是社会、老百姓要拆,他们也就不能来找洪书记的麻烦了。
这件事,一定会给洪书记在江流留下美名的!与其把这样的美名留给以后的书记,我宁可留给洪书记!
‘拆围拆违’之后,虽然门票收入减少3000万,但是我们做了一项‘241’测算,这会给临江旅游经济带来巨大增幅。”
洪书记、温省长都大感兴趣,“什么‘241’测算?”
刘葆亚说:“我们的这个‘241’测算是,每名游客在临江多逗留一天(24小时),当地旅游年综合收入会增加约100亿。”
“100亿?”洪书记、温省长几乎异口同声。
刘葆亚道:“当然这100亿是梯次增长的,明年5亿,后年10亿……10年之后一定会达到一百亿。我先保证,要是明年无法增加5亿,我主动辞职。现在,我就可以写保证书!”
洪先风看看刘葆亚,又看看温元娟,道:“我也不要你给我写保证书,但是这个事情我们上省委常委会,到时候你来汇报,你对常委们保证吧!”
刘葆亚心头一喜:“洪书记,您同意了?”
洪先风道:“你既然敢把乌纱帽都赌上,我有什么不敢赌的?”
刘葆亚、温元娟脸上都不由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刘葆亚道:“洪书记,我们临江市一定不辜负洪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刘葆亚同志,你在姑苏是办过大事的,这次东湖的事情,不算大事,但是苏省有苏省的实际,江流有江流的省情,有共性,但也有差异,希望你能把握好,不要出乱子。”
刘葆亚点头说:“是,洪书记教导得是,我在工作中也在努力去适应、去调整、去把握。”
洪书记又转向了温元娟:“温省长,今天是你陪同刘葆亚过来的,我就视你是在替刘葆亚同志背书。这事一开始推进,临江你就要多去,多关注、多指导。”
温元娟也点头:“责无旁贷。”
此时,已经过去二十五分钟,秘书也推门进来了。
刘葆亚、温元娟两人起身告辞。
这时候,陆轩和邱晔萍在外面,已经相当焦急。然而,再度瞧见刘市长、温省长两人脸上的微笑,心里悬着的石头,再度放了下来。
又过了几分钟,市委书记桐光辉的办公室里,严良刚的电话响了,忙接了起来,听了一会儿之后,严良刚的脸色由晴转阴,“怎么会这样!”
桐光辉忍不住了,问:“难道洪书记也同意了?”
严良刚点了下头:“是……洪书记不知怎么回事,也……同意了……这个完全不切实际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