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葆亚听后,不假思索地道:“王省长,这不至于。当时,我曾五六项重点工作一起推进,下面也还是能有条不紊。当然,我知道姑苏和临江的市情不太相同,但如今只有三项重点工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王平安看看刘葆亚,眼神中非但没有欣赏之色,而是带着浓浓的不以为然,随后问道:“既然你觉得你们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没有问题,你们市委、市政府可以集体研究之后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或者政府工作报告,也不必什么事都来问我。”
这话已经表明,王平安其实并没有那么赞同,但又不好表示反对,只好用这冠冕堂皇的话来搪塞刘葆亚。
“那不是,王省长,您是省长,我们市里有了新的发展思路,肯定要先来向您报告,”刘葆亚道,“您的支持,能帮我们市里明确方向,也能把这个事情落地推进。”
“刘市长,你们桐书记是个什么想法?”王平安看着刘葆亚,问道,“他是不是没有同意,我可没听他来向我报告过这个事情。”
刘葆亚神色未变,诚恳地道:“是,王省长,我和桐书记商量过这个事,但桐书记认为临江经济的发展还是应以房地产、外贸为主。然而,房地产、外贸是其他城市都可以搞的,无法形成临江市的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互联网经济如今已经冒头,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恐怕也就失去了先发优势,临江乃至我们江流的发展恐怕在今后就要处于被动。为此,尽管桐书记并不是那么赞同,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向王省长来报告一下,如今正是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啊!”
王平安看着刘葆亚,好一会儿,才露出了笑意,刘葆亚以为王平安终于被自己说服了。
然而,王平安很快收起了笑容,瞅着刘葆亚道:“葆亚同志,上次你要推进东湖景区‘拆围拆违、还湖于民’,你当时也是说桐光辉同志不同意,你就来找我,我当时也是支持了你!
但是,关键还是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达成共识,这一点很重要啊!不然,我总是站在你这一边,桐光辉同志也肯定会有意见!还有,葆亚同志,你们临江市真正的掌舵人还是桐光辉同志,政府这边主要还是抓好落实,这一点你应该要清楚。况且,桐光辉同志也是省委常委,是真正的省领导。而你呢,虽然也是副省级领导,但终归不是省委常委,因此在决策上,还是应该以桐光辉同志为主,你觉得呢?”
刘葆亚从王平安的话里已经明确地听出来,这次王省长不打算支持自己。
然而,刘葆亚知道,在桐光辉不同意的情况下,唯有得到省委、省政府两位主要领导的认可,才有可能将“互联网经济”纳入到临江市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战略部局中,因此刘葆亚竭尽全力晓之以理:“王省长,谢谢您上一次支持我们开展‘拆围拆违、还湖于民’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也看到了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我相信,只要我们将‘互联网经济’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用不了五年一定能看到成效初显,到那时候临江市的经济发展就走在了一条新路上了!”
“这是‘你相信’,但是你们桐书记不一定相信,我也不能完全相信。”王平安道,“说实话,五年之后,我是不是还在江流省也很难说了。”
刘葆亚道:“王省长,功成不必在我啊!这是能造福于临江市、江流省长远发展的事情啊!”王平安看着刘葆亚,道:“葆亚同志,之前我也和你说了‘金湖会’有点特殊,让你悠着点,你却丝毫听不进去。现在却又极力说服我支持你说的‘互联网经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能支持我,为什么期望我来支持你呢?”
刘葆亚辩解道:“王省长,这不是同一回事啊。要关照‘金湖会’是私事,但是‘互联网经济’发展是公事啊。”王平安却盯着刘葆亚道:“不论‘私事’还是‘公事’,最终也就只有‘我的事’和‘你的事’。‘我的事’你不支持;那么‘你的事’又怎能让我来支持呢?”
刘葆亚心中不由失望,王省长真的就这点格局吗?他忍不住问道:“王省长,假如我答应不去动‘金湖会’了,您就可以支持我们将互联网经济纳入战略布局?”王平安笑着道:“你看,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我可以考虑。”
“但是,我不会考虑。”刘葆亚语气忽然变得强硬,“东湖是老百姓的东湖,不是钱金成的东湖,也不是某位华京首长的东湖。‘还湖于民’工作既然已经推开了,我们是不能容许‘金湖会’这样的私人会所成为‘例外’的!至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王省长若是不支持,我就去找洪书记。”
王平安听到这话,怒气上涌,脸拉了下来,唰地站起身来,道:“你就不该来我这里汇报,你早就该去找洪书记了!”
毫无疑问,这是送客的意思了。刘葆亚也只好站起来,说:“我是市长,您是省长,有事情我自然要先向您报告,但是你不支持,我也不会停止,我会继续努力,继续争取其他的支持。打扰王省长,我这就告辞了。”
说着,朝外走去。
王平安的一句话在背后追上来:“刘葆亚同志,人家都说,到了临江之后,你一直水土不服。我本来不相信,但是现在我相信了,你的确不适合在临江。”
“王省长,我适不适合在临江……”刘葆亚转过身来,道,“只有华京才说了算!”说完,刘葆亚不再多说,径直走出去。
王平安眉头紧紧皱起,然而心里却也嘀咕,刘葆亚敢说这句话,难不成他在华京真的有很过硬的背景?然而,王平安其实也探听过,并没有发现刘葆亚有什么特别过硬的背景,他能走到今天,主要还是靠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实绩!
那么只能说,刘葆亚自我感觉太好了,竟然都敢来怼自己了!接下去,有你刘葆亚好看的!
刘葆亚从王省长办公室出来,就给陆轩打了电话。
陆轩这时候和邱晔萍已经聊了好一会儿,把这段时间市里发生的事情都对邱晔萍说了。这时候,看到刘葆亚来电,忙接通了:“刘市长,您这里好了?我在邱处长这里,马上过来。”
刘葆亚却道:“你不用出来了,我过来吧。”
陆轩和邱晔萍就走出办公室,一起迎接刘市长。刘葆亚和邱晔萍握手,问道:“邱处长,温省长现在有空吗?”邱晔萍道:“我要问一下温省长。”刘葆亚道:“你就说刘葆亚在王省长那边碰壁了,找她诉诉苦。”
邱晔萍看看刘葆亚,道:“是,刘市长,您先到我办公室坐一下。我马上去请示温省长。”
今天,刘市长没有预约,其实要见到温省长就有点难了,然而一会儿之后,邱晔萍回来说:“刘市长,请。”刘葆亚脸上微喜,说:“谢谢。”邱晔萍细心地对陆轩说:“陆处长,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马上就回来。”
陆轩道:“我没事,你先忙。”
邱晔萍带着刘市长去见温省长,一会儿之后,邱晔萍又回来了,见到陆轩在办公室里慢慢走,就说:“你坐下来吧,温省长、刘市长应该还要聊一会儿,我们也可以再多聊一会儿。”
陆轩道:“从刚才刘市长的那句话听来,刘市长在王省长那里汇报工作应该不太顺利。”邱晔萍道:“是,刚才我也问了一句,刘市长透露了,王省长不太支持你们市里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是吗?”陆轩心道,这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向阳省长来了之后给出的建议,刘市长听了之后,认为这是临江经济破局的关键点!难道,身在江流的王省长反而看不出来?
这到底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王省长对刘市长有看法,因此没有同意他的想法?不由问道:“王省长要是不同意,加上我们市里的桐书记也不同意,将‘互联网经济’纳入临江市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事情,是不是就难上加难了?”
邱晔萍柔美的下颔微微点了点:“难,这恐怕正是刘市长要见温省长的原因。两位领导,如今应该就在商量办法了。”
陆轩点头道:“是,办法总比问题多,此路不通彼路通!”
邱晔萍转向陆轩,笑着道:“你知道我最欣赏你哪一点吗?就是你的乐观!”
陆轩微笑:“因为身边有那么多帮助、支持的人,不乐观的人也会乐观起来。”
邱晔萍妙目瞅着陆轩:“你说的帮助、支持你的人,也算我吗?”
陆轩道:“那是当然,你不仅算,你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位!”邱晔萍眸中生波:“我会一直支持你的!”
陆轩不敢接她的眼神,又转入正题:“接下去,得想办法如何将‘互联网经济’纳入临江市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邱晔萍说:“等会两位领导商量过了,说不定就会有破解难题的办法。”
这时候,陆轩的手机响起来,一看是华通社江流分社社长韩博,陆轩忙接通。
只听韩博道:“陆处长,市人大两个创新项目的报道已经通过了总社那边的审核,将在明天刊发。”
陆轩道:“韩社长,没想到你那边这么快就搞定了!”韩博笑道:“主要是‘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城市化推进监督清单’这两项是实实在在的创新工作,总社那边的主编一看,就说,这样的创新工作必须刊登,对全国都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所以,我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做下公关,结果完全不需要。”
陆轩笑着说:“那太好了,我也没算太麻烦韩社长!但是,还是必须感谢您,把我们这块工作给推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