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将军。”
“属下在!”黄忠连忙应道。
“交州还有大船吗?”曹操问。
黄忠道:“交州能出海的船,全被诸葛亮征走了,如今已渡海而去。不过诸葛亮在附近留有一个船坞,可以造船。”
曹操问道:“诸葛亮造这些船用了多久?”
“快两年了!”黄忠想了想道,“未到交州时,诸葛亮就安排了造船事宜。”
也就是说,要造出能出海的船,还需两年。
若征集普通渔船,未必能抵御海上风浪,即便可以,也无法运送大量士兵渡海。
几百人登陆,恐怕还不够刘备他们收拾的。
“我们还要等两年吗?”曹操皱眉道。
姜维上前道:“荆州有不少现成的战船,可从长江入海,绕海来到这里。只是海上航行危险,不敢保证一定可行。”
荆州没有河流直达交州,北方的战船无法通过内河驶入交州,只能冒险走海路。
曹操犹豫着又问:“毅卿觉得,这办法可行吗?”
李玄机肯定道:“可行。主公可以交给我来办。回一趟许都后,我去荆州,把那些船调过来。明年春夏之交,定能让刘备走投无路!”
曹操沉吟道:“那就按毅卿说的办。”
随后,大军在徐闻城外集合。
城内的人知道刘备大势已去,该带走的都已带走,坚守已无意义,纷纷出城投降。
南海郡也已被夏侯惇等人拿下,交州其他地方如今都已平定。
就这样交州回归大汉版图,日后也将是大魏的疆土。
曹操没有去交州治所番禺,先在徐闻住下,接下来要接管船坞,准备造船。
……
刘备等人乘大船很快抵达琼州岛。
大船靠岸,双脚踩在陆地上,众人这才松了口气,总算逃了出来。
可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过,谁也说不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但可以肯定的是,曹军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定会想方设法打过来。
“参见主公!”
提前被诸葛亮安排到琼州的武将张南,带着数千人前来迎接。
附近还有不少当地百姓,都好奇地望着他们,却没人敢靠近,只远远观望着。
张南道:“岛上的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请主公移步住处。”
刘备苦笑一声,益州没了,他也不再是汉中王,只能接受现实,再次回到一无所有的境地。
张南想了想,侧身引路:“主公,这边请!”
他们在琼州岛上准备了一处临时住所,虽然简陋,却聊胜于无。
刘备也不计较,暂且住下,只是不知能住多久。
一同随刘备逃到这里的人,情绪都不高,只能暂时听从刘备的安排。
“军师,多亏了你的安排。”刘备看了看住所,感慨道。
这都是诸葛亮几年前安排张南在此准备的退路,仿佛早已预料到他们会走到这一步。
诸葛亮无奈道:“主公不必客气,我能力有限,也只能做到这些了。但我们在琼州最多能待一年。”
“我已让人在海边设防,阻止敌船靠近,尽可能坚守。若是曹军没有那些武器,说不定我们早已打到江陵。”
那些武器的出现,彻底击碎了他们的希望。
“一年就一年吧。一年之后,军师有什么打算?”
刘备实在不想死,只想不断寻找退路,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就不愿放弃。
包括诸葛亮在内,此刻也只想活下去。
“我会向当地人打听,若想离开琼州,还有哪些去处。只是主公,您还想再打回去吗?”
“不想了!”
“我明白了。”
诸葛亮微微点头。
回去就是死路一条,倒不如去一个曹军鞭长莫及的地方,占地为王,安稳度日,再也不惦记报仇的事了。
诸葛亮又暗自惋惜,自己丢弃了世家身份,即将流落海外。
“以后,就拜托军师了!”刘备无奈道。
诸葛亮想了想,“主公这段时间,要多以仁义笼络人心。黄老将军已经叛变,我担心其他人也会效仿。”
“我知道该怎么做!”
刘备清楚内部的叛乱风险有多严重,只要有人开了头,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好在拉拢人心是他最擅长的。
接下来,他们要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尽快准备好退路。
……
曹操等人先在徐闻住下,对整个珠崖郡的百姓秋毫无犯,百姓们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曹操让黄忠带路,来到那个船坞。
“魏公,就是这里。”黄忠带着众人进去。
“里面的工匠应该被诸葛亮遣散了,但造船工具都在。近海的百姓虽不敢去深海,却有不少人会造船,常去浅海捕鱼。”
曹操视察一圈后,满意道:“子扬,你任交州太守。子远统领交州兵马,任交州都督。三刀为副手,留在这里监督造船,处理地方政务,如何?”
刘晔率先应道:“好!”
“属下领命!”吴懿和刘三刀齐声应道。
曹操又问:“毅卿还有其他建议吗?”
李玄机微微摇头,该安排的都安排得差不多了。
见状,曹操下令道:“明天北上,回许都!”
离开这么久,终于能回去了,众人心头一阵欢喜。
剩下的事也无需李玄机操心,他回到徐闻大营,只等第二天出发北上。
……
此时已近冬季,南方虽不怎么寒冷,北方却已飘雪。
返回许都的大军已集结完毕。
除刘晔等人需留在交州,其余人都随大军北上。
离开前,李玄机先给了黄忠一份药方,随后为自己制定了计划:
先回许都,制作指南针,再去荆、扬二州征集战船,返回交州给刘备最后一击。
什么?
去扬州碧眼儿不答应?
不答应那就打!
曹操笑呵呵地问道:“毅卿,我听说,你家添丁了?”
提起这事,李玄机笑容更盛,“是个小子,还不错。”
曹操笑道:“好啊!子建最近也添了一女,不如这样,我让子建的女儿嫁过去,如何?”
李玄机嘴角抽搐,自家大儿子都没婚约,这二儿子倒是先有了。
“主公,此事以后再说吧,毕竟是十几年后的事,我也未必能全做主。不过可以让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培养感情,这叫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曹操不解其意。
李玄机才想起三国时期还没有这个词,解释道:“我最近写了首诗,其中两句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所谓‘青梅竹马’就是从这里来的,也是我自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