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警拉起的隔离带外,吴天赐熟悉的戴上了鞋套、头套、手套等,光是这保护第一现场的意识,就让陈默对他升起了几丝佩服。
2000年左右的民警虽然在对犯罪现场的保护上有了一定的意识,但很多细节仍会忽略,这种细节上的忽略往往有时候就会造成对犯罪现场的破坏。
比如说有的老刑警只戴了鞋套和手套就进入犯罪现场,却不小心将自己的头发丝留在了现场,这就会给现场痕检科的技术人员徒增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
走进犯罪现场,吴天赐和赵建伟站在尸体两侧,开始对着犯罪现场进行分析。
赵建伟眯起了双眼:“吴队,大致情况底下的兄弟和我介绍了一下,死者是仙台大学环境学院的副院长,名叫——龙万江,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三到五个小时左右,是被附近的群众所发现的。”
龙万江死亡地点在仙台市光字片,这里大多数居住的是五十年前来仙台建设的移民,光字片道路拥挤,人们往往都是一间房挨着一间房建,夸张店的还有两间房共用一堵墙的。
不过随着我国逐渐加入了世贸,经济开始腾飞,光字片的很多人都已经搬出去住进了楼房。
到现在,光字片已经没多少人在此居住,政府也在规划将这一片拆迁腾出土地另做他用。
光字片旁边有一个仙台钢铁厂,不少光字片的人都在这里上班,龙万江的尸体就是被钢厂下了夜班的工人发现的。
陈默的视线黏在尸体后脑的蜂窝状创口。
十数处钝器击打痕迹如同暴烈的惊叹号,颅骨碎片与脑组织在砖缝间形成诡异的珊瑚礁形态。两个年轻警员别过头去,喉结剧烈滚动。
而根据现场勘察的民警所说,龙万江的手提包不见了,据学校说今天正好是发工资的日子,手提包里很有可能装着龙万江这个月的工资。
“先调查一下死者的社会关系,我认为这有可能是一起抢劫杀人案,这一片人烟稀少,很适合作案,而光字片中18-22岁左右的待业青年多,要把调查重点放在他们身上。”吴天赐对着身边的年轻刑警下达了命令。
年轻刑警十分认真的将吴天赐说的话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他一边记,一边点头:“好的师父,我都记住了。”
赵建伟这时候站在了陈默和李爱国身边:“这是吴队的徒弟,崔宇,也是和吴队一个警校毕业的。”
“恐怕要换个方向。“陈默忽然开口,声音像手术刀划开凝滞空气。
“这人是谁啊?连吴队都敢顶。”
“不知道啊,没见过啊,是不是新来的。”
“不可能啊,最近没听说有新人来啊。”
吴天赐缓缓转过了头,他有些疑惑的看着陈默。
“你是谁啊,我们吴队在整个仙台市公。安局破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有时候一来犯罪现场就能判断出侦查方向。”崔宇率先站了出来,为自己的师父打抱不平。
陈默没有理会崔伟,他指了指龙万江的后脑勺,说道:“如果你是一个准备抢劫的人,你会选择刀还是钝器?”
陈默的反问确实把崔伟给噎住了,确实啊,就算是抢劫,也会选择一把水果刀,而不是一把锤子,因为水果刀第一下的杀伤力很高,锤子的话,明显就不如水果刀了。
“如果我要是一个想抢龙万江的人,我一定不会选择用钝器,我会用刀来胁迫他,再者说,龙万江已经50多岁了,如果只为了钱财,直接抢劫就行,没必要非得把他弄死,我相信只要稍加胁迫,龙万江是不会为了一个月工资而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第二,就算是用钝器,伤口为什么会出现在龙万江的后脑勺?”
“你是?”吴天赐询问道。
“哦,对了,吴队,事发紧急,我还没有来得及向您介绍,他们俩是广华市来仙台授奖的刑警,正好认识,就过来看看。”赵建伟站出来解释道。
一开始吴天赐本来是想给陈默撵出去的,论刑侦能力,他吴天赐向来没服过谁,就算是副队长赵建伟也不例外。
但陈默的反问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你不妨再说说看。”
“那我说了。”陈默靠近了龙万江几步。
“我判断,这是熟人作案,抢走龙万江的手提包,只是为了干扰我们的办案思路。”
“而且,作案的凶手一定很恨龙万江,不然他不会连续用钝器多次击打龙万江的后脑来泄愤。”
吴天赐思索了一会,陈默的推理确实有理有据,但也不是没有破绽。
“就算你说的对,是熟人作案,那凶手肯定也是为了钱,不然他怎么会抢走手提包。”
陈默看了一眼他,没有选择回应,毕竟作为刑警,最忌讳的就是动摇脑中的推论被人带跑。
“我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如果为了钱,我为什么要选择钝器而不是刀具?为什么致死部位是在后脑勺而不是人体的正面?”
“况且,抢一个五十多岁老人的手提包,很困难吗?能抢钱为什么要杀人?就算是杀人,一锤子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连续击打?”
陈默的一连串问题让崔宇哑口无言。
陈默起初是不想和仙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队长吴天赐搞太僵的,毕竟他也不是这儿的警察,案子和他没多大关系,他应该充分给对方面子,尊重吴天赐的身份。
但他根本等不住,他前世看过这起案子的案卷,不想让很多人为此白白费力,他想尽快抓住凶手。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侦查方向。
而方向对了顺藤摸瓜,才能一举抓住凶手,成功破案。
但如果方向错了,那嫌疑人就会利用这段时间逃之夭夭,和王明国一样改个名字逃脱法律的制裁。
没办法,这是2000年,天网系统还没有上线,就连监控都少的可怜,在这种条件下破案,时间大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