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伸出宽大的手掌,捂住妹妹的眼睛,抬眼看向沈昭,抿抿唇把另一边手的东西递了过去。
“上次谢谢你帮忙。”
沈昭往他手里的东西看过去。
惊讶的发现竟然是黄桃罐头。
还是两瓶!
“你……”
视线落在他满是伤口的脸上,沈昭没把那句哪里来的问出来。
她打开篱笆门,蹲下来手扶着小姑娘的胳膊,“你想吃罐头不?”
黎宁眨巴着眼睛,艰难的摇头。
沈昭看着她稚嫩的脸庞,一时间疑惑她那天咋把人看成了婶子呢。
小姑娘穿着破烂的衣裳,跟着黎安往后退了两步,背微微曲着。
沈昭这下知道为啥会认错了。
她叹口气,站起身接过罐头,拿了一瓶然后把另一瓶塞到黎宁怀中。
小姑娘生怕摔了,死死的抱着。
“我之前救你俩不过是凑巧罢了,你们不用记在心里头,更不用给我买这么贵的东西。”
沈昭拎拎手上的瓶子,“这次我收下了,别有下次了。”
黎安垂着眼睛,“我们是想报答你,顺便帮你,请你给我们买点药过来。”
“我有什么……”
沈昭话没说完,鸡皮疙瘩瞬间起了全身,“帮我什么?”
“有个人经常晚上过来蹲点,我听别人叫他,二愣子。”
沈昭拧眉,“你们什么时候看到的他?”
“好几次了,都是大半夜。”
沈昭咬牙切齿。
“行,我知道了,我自己能解决,你们回去……算了,等我一下。”
沈昭快步走到屋里面,把剩下的鸡腿拿了一个用绿叶子包起来。
跑出来递到小姑娘手上,“回去吃。”
又对他说,“我可以给你们买药,你帮我关注点二愣子,有消息就跟我说,对了,你们都要些什么药?”
送走两人,沈昭点点空间里面的库存。
十分大方的决定多给他们点日常药品。
沈昭把篱笆门关好,又看看各处墙角,总觉得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回屋关好了门,沈昭啃完剩下的鸡肉,收拾好之后躺到了床上。
感慨他们日子过得蛮辛苦,半晌凑过去吹灭了燃油灯又觉得自己更可怜,连猪圈里面都有灯,她睡的屋子里面却没有。
沈昭叹口气,决定以后有房子了一定要在每个屋子里面都装上亮堂的灯。
第二天,沈昭忙完之后就接着看田悠悠的剪报,就在她都要放弃的时候,沈昭突然瞧见了那一行大字:“积极发展集体养猪,鼓励社员养猪”
结合庆元县的案例,沈昭分别从好处和坏处说明在废弃厂房办养猪的好处,好处是明显的,坏处是可克服的,甚至克服了之后还会变成优点。
沈昭声情并茂,结合自己一个普通社员的身份,这份报告写的详实又不缺真情实感。
担心踩到红线,沈昭仔仔细细读了两遍,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这才把信收了起来。
怎么递上去,递到哪里去却成了问题。
沈昭蹲在猪圈旁边纠结了好一会儿,决定先去土仓大队问问。
土仓大队的人沈昭都不认识,倒是在路上见到了好几个半大的小孩,闹腾的年轻男孩们瞧见沈昭,一个个都格外乖顺。
沈昭却早已经在那天傍晚的时候看清了他们的本质。
她目不斜视的朝着土仓大队的猪圈走去。
李婶正在剁猪草,当当当的声音从院子里面传出来。
“李婶。”
李婶抬头,“诶!是沈知青啊,你怎么过来啦。”
李婶说着站起身擦擦袖子,给沈昭打开门。
沈昭进去院内,跑去看了看小花和它的几个崽,问李婶,“最近有没有什么问题呀李婶。”
李婶拿了些新剁的猪草走到猪圈旁,“没啥问题,能吃着呢!”
沈昭看着几只小崽子在猪圈里边欢快的跑,不禁说,“养的胖乎的,过两天是不是得送走了。”
李婶有点难过,“对啊,得送走了,不过咱们可以先挑一个养在这。”
沈昭点头,“李婶,我想找老支书问点事情,不知道老支书家在哪里啊?”
“你打算过来啦沈知青?”
沈昭摆摆手,“没有没有,我就是有点不懂的事情想请教一下老支书。”
李婶锁好门,带着沈昭找到了地里去。
沈昭看了一番热火朝天的除草。
全是人工拔。
老支书老当益壮,在一群年轻人当中,拔的飞起。
听到有人喊他,直起身子眯着眼睛看了会儿,走到田埂边。
“哎哟,咋了,沈知青,这是想过来我们这儿了?”
老支书拿起军绿色的水壶咕噜噜喝了水。
沈昭迎着太阳,周边大家嘈嘈杂杂,她大声说,“支书!我有事情想跟您说!”
沈昭和老支书坐在路边的草棚子里面,周围没人了,沈昭简短的说了一下自己想的。
老支书沉吟片刻,用草帽扇着风,古铜色的脸庞在日头下泛着油光“老实说,你这想法对我们没啥好处,我们每年生一胎,自己留两只,慢慢也能做大,养的猪不说多,也能紧着大家伙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沈知青啊,你这计划听着像给别的大队抬轿子。”
沈昭早就料到老支书会这么说,她挺直腰板,“支书,那我就直说了奥,不跟您拐来拐去的。”
老支书见她小脸紧着,严阵以待的样子有些好笑,“你说。”
“您看啊,现在公社里边是说每个队最低都能养两头猪,最高没有限制,但是现在以粮为纲,养猪容易被说成资本主义尾巴……”
瞧老支书吹胡子瞪眼的,沈昭连忙安抚他,“现在又正是敏感时期,虽然规定不详实,但是风险太大呀,再者说了,土仓大队一年生一胎,只能留两个,交上去的猪崽统一由公社分配,然后土仓大队在分到一个,下了崽的猪肉不好吃,满打满算也就多了半只而已,您看这账。”
沈昭掏出泛黄的笔记本,“土仓大队去年养7头猪,光麸皮就耗了300斤,要是集体化养殖,饲料能省三成!”
老支书哼一声,想起被要走的那只猪崽就心疼。
“一只已经很多了,至于饲料,集体养不也得这么喂。”
“但是支书您看,要是把这事情统一交到公社那边去,队里面不仅能全力搞生产,还能什么都不干在年尾收到几头大胖猪。”
支书不动摇,他们本就比别的大队要有优势,要是真叫公社养猪,每个大队分一样的,他们才亏呢。
沈昭接着说,“十个指头握成拳才打的响!咱们可以说服公社各个大队一起合作嘛!这样一来,土仓大队又有配种能手,又有老把式,岂不是风光无比!还落到了实处,也分担了风险。”
支书眼神一动。
“你跟我说说你这合作怎么合作法沈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