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的初冬,一场暴雪席卷京州。
当年招商大会的喧嚣早已沉寂,经过杨占青的一系列运作,新区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而五年后,京州再次开展了研讨会。
贵宾席前排,鬓角已经染上白发的杨占青,坐在前排。
此刻,这里人潮涌动。
只见一辆巨大的高楼上,写着启明量子计算中心几个大字。
整栋大楼在风雪中傲然矗立,如同电影中的场景。
中心门前广场上,一座近三米高的黑色基碑在防雪棚下熠熠生辉。
熟悉五年前那场“静庐惊雷”的人,无人不知这道纹路的来历。
那是张维扬院士拍在保密协议上,英雄钢笔溅射出的墨迹烙印。
它被杨占青特意保留、放大、升华,熔铸于此。
成为这座象征着颠覆与未来的殿堂最醒目的精神图腾。
它铭记着旧有秩序的裂痕,也镌刻着勇毅前行的决绝。
研讨会结束,杨占青回到贵宾室。
李正源靠在舒适的沙发上,慢悠悠地点燃一支雪茄,看着袅袅升起的烟雾,对杨占青笑道。
“柳川汁那个老匹夫,今天早上刚出的通报,看到了吧?学术不端,数据造假,挪用巨额科研经费,数罪并罚,一撸到底,移送司法了。”
他吐出一个烟圈,眼神里带着一丝冰冷的快意。
“五年,整整五年。他当年在静庐泼的脏水,如今一点不剩,全灌回他自己肚子里了。痛快!”
杨占青没说话,只是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城市。
与此同时,秘书进来,将一份文件和一个木盒放在杨占青面前的茶几上。
“区长,省委书记派人送来的。”
杨占青打开文件,发现文件是省委组织部的正式通知。
经中央批准,杨占青同志调任东部沿海泾阳市市长。
杨占青放下文件,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与此同时,他打开木盒,盒内红绒衬底上,静静躺着一枚田黄石印章。
他拿出一瞧,印面赫然是四个铁画银钩的篆字:未来执火。
杨占青合上木盒,指尖拂过田黄石,感受着那托付与期许。
……
深夜,风雪更急。
杨占青婉拒了所有庆贺的邀约,独自一人,裹着黑色大衣,走入新区的夜景。
他踏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耳边,是风雪的呼啸,是脚下这片土地的跳动。
他停下脚步,站在一片开阔地。
回望身后,风雪扑打在脸上。
无数画面在眼前飞速闪回,最终定格在他手拿田黄石,看着未来可期四字。
他停下脚步,站在一片开阔地。
回望身后,风雪扑打在脸上,冰冷刺骨。
杨占青却感觉胸膛里有一团火在燃烧,那是重生的先知,是五年殚精竭虑的布局,是无数志同道合者汇聚的信念。
是手中那枚印章传递的滚烫力量,更是对脚下这片土地必将崛起于时代浪潮之巅的绝对信心!
他最后看了一眼风雪中的京州夜景,紧了紧大衣领口,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再次走入风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