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演讲只能为德国人在精神上充电,却不能让德国人真的战无不胜,肌肉硬抗炮弹,双手生撕坦克。
林逸的直播间里出现了苏德双方军事武器以及各个兵种兵力的对比图。
这副对比图随着时间实时变换。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的航空兵在技术上处于劣势,被德国空军所压制。
苏联空军无论是从装备方面,还是从技术方面都全方位落后于德国。
苏联西部军区数字上的可用飞机远远大于德国的2000架。
但在初期却被德国的空军完全压制,飞机离不开地面就被炸毁。
哪怕升空之后,作战能力也不如德国机群。
这使得德军装甲部队快速推进到了苏联境内。
但因苏联的公路网很原始,道路条件太差,德军装甲部队严重受阻。
德军部队的机动主要依靠轮式车辆,并非履带式车辆。
在泥泞的公路上,坦克能够前进,但轮式车辆很快就陷进去了。
到了战线吃紧的时候,德国不得不依靠骡马和人力进行物资的补给。
还有陆军坦克硬实力的问题。
1941年时,德军的坦克比不上苏军的T-34坦克。
T-34坦克装甲厚50毫米,装备76毫米高速火炮,越野能力很强。
一开始在广阔的地带作战,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德国的装甲集群能够在战场上展现出强横的实力。
苏军坦克在开起来之前,就被古德里安分割包围,限制得死死的。
德军的装甲部队能有这样的表现,并非他的性能优越,而是依靠指挥者之间的差距。
德军接近莫斯科时,苏军大量使用了T-34坦克。
双方没有了太多迂回操作的余地,双方坦克需要硬碰硬时,德国的坦克一秒就露怯了。
德国的三号坦克打不过T-34。
三号坦克的各方面性能被碾压,尤其是火力方面。
三号坦克根本无法击穿T-34的装甲。
在莫斯科保卫战结束时,德军损失很惨,用闪击战征服苏联的计划完全破产了。
德国损失了大批最有素质的军官和士兵,特别是坦克兵和飞行员。
而在苏联方面,尽管德军被苏军击退了100~250千米,但莫斯科的局势仍然紧张。
城市上空飘浮着很多防空气球,高射炮林立,城里到处是弹坑。
1942年春,苏德两军都急需休息。
一整个冬天的战争给双方带来的损耗都是无比巨大的。
同时,双方又都在积极备战。
所有人都清楚,苏德之间的战争,还没有了结。
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准备着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以夺取战争主动权。
苏军尽管获得莫斯科保卫战和冬季反攻的胜利,但苏军兵员、坦克和飞机的损失比德军更大。
短期内组建和训练新的部队困难很大。
在一定的国际援助,和工厂的迁移后,苏联军工生产很快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此时苏联有着1.6亿人口,这样的人口,将能组建一支庞大的预备队。
(1.6亿人就能硬抗德国,而我们那时4亿却……)
林逸此时直播间……
【是的,才刚刚开始!】
【莫名其妙,看到他们备战反而有些兴奋。】
【马上又要开战了……】
1942年春季,积雪已经消融,身兼德军陆军总司令的美术生正在忙着制定德军的夏季攻势。
他明白仅凭一次战役就摧毁苏军是不太现实的。
他保守估计,苏联手里至少有着265个步兵师。而事实上,苏军的实力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他估计组成同盟的英国也不会一直死守在不列颠。
美术生还预计英军很可能会在1943年登陆欧洲大陆,因此他认为德军必须在1942年征服苏联。
美术生手中的地图放大出现在屏幕之上。
三条战线,怎么进攻?
美术生冥思苦想,他还是将自己目光放在了南部。
他觉得,自己多夺走的苏联资源,还不够!
以至于,今时今日,苏联有能力跟他进行军备竞赛。
这一次,他要夺走苏联的命脉!
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命脉在于粮食,人口和铁矿。
那么工业革命后,到了二战阶段,一个国家的战争命脉是什么?
美术生认为是油田!
没有油田,轮胎造不出来,发动机转不起来,坦克,飞机开不起来,也很难造出来。
美术生于是要求德军在南线发动进攻,必须夺下高加索的油田,而苏联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油田的。
德军如果拿下了这些地方,就能够使苏联失去作战急需的石油、粮食和工业,同时使德国得到这些物资。
斯大林也明白这一点。
油田太重要了……
为了把战争继续下去,苏联必须保卫高加索的油田!
斯大林格勒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其原因就是石油。
如果德国占领斯大林格勒,就能够封锁通过黑海和伏尔加河向苏联中部运送石油的主要路线。
而德国又急需石油发动飞机、坦克、卡车,急需新兵来补充部队。
美术生手中的笔在地图上不断勾画。
一个个重点位置,一条条进攻路线,但在这时候美术生突然叹气了。
“哎……”
冬季作战结束时,德军伤亡116万人。
国内的预备队难以弥补如此大的损失。
德国的军队现在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缺人!
美术生感叹着兵力的不足,为了好让兵力多到足以执行他庞大的作战计划,他开始向轴心国征召部队。
1942年1月底,戈林来到罗马,要求意大利为德国提供部队。
他向那位领袖保证说,“德国在1942年就能征服苏联,在1943年就能征服英国。”
意大利没有理由拒绝。
他在北非失败的战斗,都是靠着德国派去的部队和隆美尔挽回的。
那位领袖说:“只要德国出大炮,意大利就派两个师去苏联作战。”
他并且表示自己需要和美术生谈一谈。
事实上,意大利不光出人出力,就连武器装备他也出。
凯特尔则是奉命到布达佩斯和布加勒斯特为夏季攻势征召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军队,整师整师地征募。
4月29日,德国,意大利的两位领袖再一次会面了。
地点在萨尔斯堡,一座位于奥地利西部,靠近德国边境的城市。
这里有着壮丽的阿尔卑斯山风光。
这里是也莫扎特的出生地,整座城市有着浓郁的音乐文化。
现在这座城市将要举行一场军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