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苏军呢?
苏军与德军的驻地如此之近,难道就不怕德军一波冲锋,两军直接短兵相接吗?
崔可夫的“贴身战术”能够规避德军的空军支援,但却要直面德军的陆军。
具体情况直接直接看林逸,秋风他们现在的状态。
施行崔可夫的“贴身战术”后,对于他们来说,战斗的压力小了不止一点。
斯大林格勒市区,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一眼看去就能知晓。
四处都是废墟,斯大林格勒在今年开战以来,遭遇了多少轮轰炸。
现在哪里还有十分完好的建筑?
遍布废墟瓦砾,这样的地形为林逸他们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四处都有掩体,拉扯的空间非常大。
而进攻的德军却要处处小心,而且这样恶劣的地形德军装甲部队与步兵进行机动作战相当困难,只能一点点推进。
这是德军极不习惯,极不擅长的战斗方式。
战场形势总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兵力只是战争的一个方面。
这样的环境,就是给了苏军打下去的机会。
然而,距离崔可夫真正认为胜券在握的日子还很遥远。
游戏时间,9月14日,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发动了正式的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爆发。
林逸他们面对的德军压力,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在向斯大林格勒发动大规模进攻前,德军面临的是分布在643千米的前沿阵地、总数9个集团军的苏军。
9月14日,在保卢斯的指挥下,库茨巴赫的第51军开始向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
保卢斯和其他几个德军将领对这次进攻无比自信。
这样的大军,还拿不下一片废墟?
1942年1月,保卢斯出任第6集团军司令。
虽然他比较墨守成规,但内心深处却野心勃勃,工作勤勉刻苦、精明强干。
保卢斯在哈尔科夫战役以及向斯大林格勒推进途中表现非凡。
此刻的保卢斯,还没有体验过失败是何种味道。
游戏时间1942年9月14日6时30分,数百门火炮齐发,成片的轰炸机飞向斯大林格勒上空。
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轰炸有过很多次,但是像这样规模的还是头一次。
保卢斯看着天空上德国的斯图卡飞机俯冲而下,他只希望这样的轰炸能够有效的削弱苏军的抵抗。
“来这边!”林逸喊道。
秋风和清小青紧跟在他身后,向着道路中央跑去。
林逸一把掀开下水道的入口,“来。”
秋风和清小青也没有犹豫,直接就跟了进去,天上轰炸机的声音没给他们犹豫的机会。
下水道里有着一股难言的恶臭,但总比吃炮弹要好。
“崔可夫将军,不是要我们集合吗?”
崔可夫本来打算首先向德军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反攻,却被德军第51军抢先。
林逸他们这个原本以小队行动的队伍,还没来得及集合,德军的轰炸就到了。
“集合不了了,崔可夫要组织防守了。”秋风说道,“不过我们这个地方倒是不错。”
林逸思考一番,看向身边的通道,“不着急出去集合,我们先在这里找找有没有落脚的地方。”
“最好是想办法弄个精确的地图出来,这里是迎战德军的好地方。”
林逸安排一番后,三个人就在下水道里散开。
他们暂时安全,德军还没变态到一进城市就往下水道里钻。
而在他们头顶,
德军兵分两路对斯大林格勒北部和市中心发起进攻。
在察里察河南岸,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向舒米洛夫的第64集团军发动进攻。
德国第51军向东南方向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第14装甲师和第29摩托化师从叶尔尚卡郊区向伏尔加河推进。
第4装甲集团军试图在察里察河南部形成小型包围圈,最终推进到伏尔加河。
第51军将占领马马耶夫岗。
随后,进攻德军将合兵一处,沿着察里察河岸向前推进,将切断西岸的第62集团军与东岸物资供应线路之间的联系。
马马耶夫岗位于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占据此处可俯瞰整个城市和伏尔加河,对于炮兵观测和防御至关重要。
而且这里还可以切断苏军通过伏尔加河向城内运送援军和物资的关键生命线。
在未来,这里也是著名的《祖国母亲在召唤》的雕像所在。
那个高85米,剑指天空的巨型女性雕像,是在此时苏军奋战的身姿的体现。
对于马马耶夫岗苏军决定死战!
这个海拔只有105米的地方,成了斯大林格勒中的“凡尔登”。
直到下午3点,设立在马马耶夫岗顶部的崔可夫的指挥部已经被德军摧毁。
德军猛烈的炮火不断向他们倾泻下来,苏军在与德军步兵展开肉搏战之前就已撤退到了掩体内。
德军第一日的进展迅速。
进攻的德军一批批向伏尔加河方向推进,朝着斯大林格勒1号火车站和栈桥1推进。
伏尔加河东岸的苏军炮弹飞过伏尔加河,试图消灭德军,但是没有什么效果。
整个斯大林格勒几乎到了失守的境地。
此时,林逸他们的作用突然间变大了。
躲在下水道中的他们又集结了4名苏联士兵组成了一个小队。
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打阴枪。
专门盯着带职务的德军打,打完就跑,缩回下水道。
秋风和林逸又都是优秀的狙击手,所以他们每一次都能有所收获。
德军不是没有进入下水道搜寻他们。
但是下水道网络错综复杂,德军有心无力,而且在下水道中,同样会吃到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枪子。
加上正面战争又没有完全胜利,德军没有功夫处理他们。
【简直就是老鼠!】
【老鼠咬人可太痛了。】
【好恶心的打法,从各方面来说。】
【没损失,且有效。】
但除了林逸他们,其他苏军士兵的状况可就不太好了。
面对轰炸,苏军选择了躲藏和退避,所以没有太大的伤亡。
但是德军一拥而入,此时,崔可夫几乎快要失去对战斗的控制。
他将自己最后的战术预备队投入了战斗,这是一个只有19辆坦克的坦克旅,奉命前去阻击德军。
崔可夫向朱可夫传过去的讯号十分简洁:
“我们需要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