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惨重是一定的。
哪有冲锋伤亡是不惨重的?
在冷兵器时代,冲锋的一方往往是更强势的一方。
更别说骑兵对于步兵的冲锋。
甲骑兵对于步兵,就好像现在的步兵看到坦克一样,冲锋起来只有逃跑的份。
而在枪械成为军队主武器后,尤其是机枪的大规模实装后,一切都变了。
谁冲锋,谁伤亡就更多。
冲锋就是拿命换阵地。
但如果冲锋的伤亡能够带来更大的价值,比如保护更多的人,或者是保卫自己的家国呢?
那样冲锋的士兵就会无比的勇敢。
在马马耶夫岗的坡上,苏军士兵的脸上没有畏惧。
他们畏惧死亡,但是他们更想死得其所。
德国的轰炸机就在头顶,炸弹在身旁爆开,地面德军的射击也不曾停止。
直到游戏时间9月18日破晓,战斗仍然没有任何缓解和暂停的迹象。
但是在8点,德国的空军却突然离开了马马耶夫岗。
“这是什么情况?”崔可夫喃喃自语道。
这里本该是德军最关键的争夺地点。
直播间的观众却能比崔可夫更快地得出答案。
原来,朱可夫已经向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第6集团军左翼发起进攻。
德国空军不得不去支援。
他们前去增援左翼,试图击退苏军的进攻。
德国空军不在,对于崔可夫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必须要在德国空军不在的时候,在马马耶夫岗上来点进展。”
崔可夫请求叶廖缅科提供两个满编师的增援兵力,但最后他只得到了两个旅。
9月18日18时,叶廖缅科命令崔可夫发动反攻。
这是非常冒险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目的主要是增援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重新发起的进攻行动。
9月19日,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1号火车站,于9月21日将近卫第13师第1营包围。
近卫第13师开始逐步后撤。
在德军的猛攻下,第1营与大部队失去联系。
通过残酷的肉搏战来突破包围圈,他们占领了距离中央栈桥仅有274米的阵地。
苏军苦战了5天。
这五天,在付出惨重伤亡的情况下,除了暂时牵制德国空军的进攻之外,没有实现任何战术目标。
直播间观众的脑海里不由得蹦出了一个词,“血肉磨坊”。
【打了这么长,一点收获没有,不就是血肉磨坊吗?】
【无意义的牺牲。】
【也不是完全无意义,至少拖延了德军的进攻。】
【哎,看得让人难受……】
在争夺战期间,林逸他们支援巴甫洛夫大楼的苏联守军,将进攻那里的德军迫击炮弹药全部炸毁了。
因此巴甫洛夫大楼至今还没被攻破。
9月23日凌晨,尼古拉·巴秋科中校指挥第284西伯利亚师渡过伏尔加河。
刚到河对岸,德国空军就发起了一次在拂晓的轰炸。
河岸上的油桶被击中,伏尔加河顿时燃烧起来。
拂晓时的黑暗与石油燃烧产生的浓烟混在一起,反而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这样的浓烟阻挡了德军的视野。
为巴秋科的部队向河岸靠近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早上,第284西伯利亚师穿过燃烧的城市,对近卫第13师的左翼进行增援,并向在马马耶夫岗东南部山坡的第 95师提供支援。
苏联和德国对于马马耶夫岗的争夺还在继续。
双方又在不停地投入兵力。
游戏时间9月23日上午10点,第284西伯利亚师与近卫第13师向德军第71师发动反攻,想要阻击该师向伏尔加河推进。
实战证明,重新占领栈桥和1号火车站显然超过了苏联第62集团军的作战能力。
同时,德、苏两军在伏尔加河河岸的谷仓也展开了激战。
谷仓位于斯大林格勒南部,靠近伏尔加河岸,是苏军第62集团军防御的关键支点。
这座谷仓不是一般的谷仓,它是座混凝土结构的巨型谷仓。
混凝土外墙厚达1米,可抵御普通炮击。
谷仓高约50米,顶部视野开阔,可俯瞰周边数公里,是理想的炮兵观察点和狙击手阵地。
控制谷仓意味着能直接威胁德军向市中心推进的补给线!
因此,苏德才在这里发生了争夺战。
游戏时间,9月17日时,德军首次进攻。
德军方面是第94步兵师加上第29摩托化师,配备坦克和工兵。
而苏军方面只有海军陆战队第92旅约50人加上工人民兵。
双方战力悬殊,苏军理应一碰就碎。
但是这座谷仓却有着多层结构,内部极其复杂。
狭窄通道和储粮仓让这里成为了绝佳的防守地。
德军先以以88mm高炮平射轰开谷仓大门,步兵在坦克掩护下突入。
但是德军的坦克又开不进谷仓内部。
苏军燃烧瓶和手榴弹让德国步兵吃了大苦头。
进攻一日,德军只占领了谷仓一层。
地下室和上层,仍然在苏军掌控中。
而后,苏军士兵士兵藏在粮仓内,等德军靠近后突然开火。在苏军弹药耗尽后,用铁锹、匕首甚至牙齿搏斗。
场景太过血腥,以至于直播间给部分画面打上了马赛克。
在谷仓内的拉锯战一直持续了3天。
谷仓内尸体堆积,德军每一次向前想要发起进攻,都要跨过战友的尸体。
德军第 94师的威廉·霍夫曼是这样记录这次进攻的。
“我们的步兵与坦克向谷仓发动进攻,谷仓里冒出滚滚浓烟,粮食在燃烧,可能是苏联人自己将这些粮食点着了。
太野蛮了。
我们损失惨重。
后来每个连剩下不到60人。
守卫谷仓的根本不是人简直是大火烧不死、子弹打不穿的魔鬼。”
德国人认为自己在和魔鬼作战。
苏联士兵的反抗已经超乎人类的想象。
虽然他们最终一定会胜利,苏联守军早晚有山穷水尽的一天,而他们的支援还在赶来。
最后一天,苏军仅剩10余人退守顶层,用最后弹药阻击德军。
而德国调来210mm重型榴弹炮直接轰击谷仓顶层,苏军全员战死。
德军进入谷仓顶层后发现后发现,最后一名苏军士兵用血在墙上写下:
“我们死守此地,宁死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