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夫在联系被中断前给到各处的命令大多是坚守。
可是如何能守得下去?
直播间的画面开始转变,几秒后来到了一处炮兵阵地。
这里是步兵95师某团的第3炮兵连所在的炮兵阵地,而这里的情况比起被正面进攻的阵地还要恶劣。
他们被围困了……
这里官职最大的只有一名连长,他现在也联系不上自己的上级。
而身边一个连的士兵,都眼巴巴的指望他能得到某些好消息。
比如,马上有部队来解救他们,或者说其他地方发起的反攻,会让他们这里的包围解开。
连长摇了摇头。
“只能死守了。”
周围的士兵面如死灰。
明明身处斯大林格勒城内,却仿佛身处一座孤岛。
孤立无援,与外界失去联系。
连长很想做什么,但他也只是一个连长,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慌乱了。
一滴汗水从他的额头渗下,明明现在的天气已经十分凉爽了。
“听我说,我们是炮兵连,只要还有火炮,就还能守得住!”
“我们的支援马上就到,不要放弃!”
他身上的责任逼着他开口。
他不是一个专业的演说家,话也说得并不漂亮,但是这种时候,士兵们就是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这几句话。
哪怕是编造的谎言。
士兵们需要信心。
也就没有时间给连长进行长篇大论,德军发起了进攻。
第3炮兵连战士把一发发炮弹填入炮膛。
一声令下,炮弹呼啸着扑向德军阵中,德国人像镰刀前的草一样成排地倒下。
装弹,发射。
连长雅西科的指挥没有一刻停止,很快他就口干舌燥了。
火炮能否守得住德军猛烈的进攻?
开什么玩笑,他们又不是有1000门火炮,能把整个战场覆盖。
他们只是一个炮兵连。
10月14日,对于这些战士们格外的漫长和黑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战士们没有考虑连长雅西科编造的援军什么时候赶来。
德军的轰炸和进攻没有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他们只能装弹,发射,装弹,发射,或是不停的射击。
他们打退了德军一次次进攻,但是德国的士兵还在涌来。
炮弹打完了。
许多人被埋尘土里,仍不停地射击、射击。
最后全连弹药打完了,剩下的20余人把心爱的大炮砸了,然后端起刺刀冲向敌阵。
只有3人突围,让这个连士兵的坚守没有埋没在战火的烟尘中。
这个连其余的士兵,则全员身亡。
这样的画面让整个直播间低气压起来。
无能为力的绝望,殊死一搏的勇气让直播间的观众沉默,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
只能在弹幕上发出一串【……】
而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
第3炮兵连的阵地失守,画面转换来到了另一处阵地。
这里没有火炮,只有两挺机枪。
这是一个步兵连的阵地。
他们弹尽粮绝的速度要更快。
机枪喷吐着火舌,但是德军的轰炸和推进一秒也没有停止。
用光自己子弹的苏军士兵挺起身跨出了阵地,端着刺刀向德军冲去。
还没等他和德军进行白刃战,德军的子弹就把他打趴在了地上。
鲜血汩汩流出,和地上的尘土混成灰色的泥浆。
不断的有苏军冲出阵地。
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就在这时,连队的电话响了,通信恢复了!
连长的脸上先是闪过一抹喜色,但他向外看了一眼。
十个?
还有多少战士还活着。
“能听到我说话吗,第4连的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还能坚守多久。”
子弹声就在阵地外响起。
除去子弹声,还有战士冲去肉搏前的嘶吼。
“为了祖国!”
连长的脸上出现一抹决绝。
“我是第4连的连长,听清楚我的话。”
“请开炮,请立即开炮,坐标是,经度……”
连长说出一串坐标,而这串坐标正是他们阵地所在的位置。
“我不明白,这是我方部队所在阵地的位置。”夹杂着电流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连长又看了一眼即将冲入阵地的德国人。
他大吼起来:“这就是我们,我们在呼叫,请开炮。德国人就要进来了,请立即开炮!”
在听到一声收到后,连长挂断了电话。
拿起了他身旁的托卡列夫手枪。
……
【斯大林格勒一定要守住啊,不能让他们白死。】
【理解不了……】
【守住!为了祖国!】
【一定要守住啊……】
【加油啊,苏军的支援还有吗?】
在直播间的外,有的观众紧紧握住了自己的双手,有的观众口中念念有词,有的观众直接走进了游戏仓。
这是一个整个星球只有一个联邦的世界。
这里没有国家之分,在星球被外部进攻前,他们本来永远体会不到这样的情感。
但是真正强烈的意志可以感染他人。
就好像美术生的意志感染并率领了德国人,现在苏军战士们强烈的意志感染了观众。
在陷落程度逼近90%的斯大林格勒中,仿佛站起了一个巨人。
他一只手握着利剑,指向德国人,另一只伸向身后,带领着苏联人。
感受到苏军士兵的意志还有德国人。
只不过,对于这股意志,他们更多是畏惧。
在意志顽强的守军面前,德军的进攻势头逐渐减弱了。
14日漫长的一天终于过去。
崔可夫口中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为血腥、最为残酷的一天终于过去。
从15日到18日,德军将战斗转向了“街垒”厂和“红十月”厂,继续向苏军猛攻。
守卫的苏军殊死抵抗。
德军的第一波突击过后,力道开始减弱。
而苏军不惧牺牲的战斗,让德军的伤亡巨大,这消耗的是德军的元气。
德军猛烈的进攻背后,是巨大的士兵损失。
等到了10月底,德军的进攻已停顿下来。
【这是,守住了?】
【是守住了,德军没有再进攻了。】
此时斯大林格勒的沦陷程度正好90%。
苏军守住了最后的10%!
崔可夫向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将军汇报战况,说“危机过去了”。
“德国人在11月初不可能有力组织像14日那样的重大进攻。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