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状况不断恶化,保卢斯也绝对没有坐以待毙。
至少他试着阻拦过苏军的合围。直播间的军事地图上就能看到他曾经尝试过的反抗。
他指挥反抗的地区,其中就有一个是顿河大桥。
顿河大桥位于卡拉奇别廖佐夫斯基农庄附近,它是苏西南方面军强渡顿河的唯一通道。
这里毋庸置疑是一个关键隘口。
苏军刚进攻时,保卢斯就指示,在必要时炸掉这个桥,阻止苏军南、北会师。
【炸桥是对的,只要能拦住合围就没问题。】
【保卢斯的决策还挺理智。】
【所以为什么又被苏军渡桥合围了?】
顿河大桥守桥德军当夜把炸药安置在桥下,随时准备炸桥。
但22日凌晨3时,在夜幕俺护下,苏军一支装甲坦克部队经过伪装悄悄驶近大桥。
守桥的德军看到坦克上有德军第22装甲师的标志,立刻挥旗放行。
领头的坦克突然在桥上停下来,手持冲锋枪的士兵们跳下来,向毫无防备的德军开枪。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顿河大桥就这样丢失了。
【????】
【是不是丢的有点太简单了?】
【我不能接受啊……】
【现在顿河大桥这样丢了,后面拦住苏军就更难了。】
随后大批苏军坦克车隆隆驶过大桥,向东南方挺 进。
当天晚上,苏联南北突击集群在卡拉奇顺利会师,德国第6集团军就像被装在一只大口袋里。
保卢斯此时面如死灰,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苏军合围之势已经势不可挡。
他们还有什么办法?
保与斯感觉除了突围已无其他办法,22日下午,他阴沉着表情用无线电台向B集团军群进行报告:
“集团军被包围。
尽管部队英勇抵抗,但整个皇后河谷,从索维克至卡拉奇的铁路,这一地区的顿河大桥,以及顿河西岸的高地统统落入俄国人之手。
集团军燃料储备将尽,坦克和重型火炮一旦没了燃料将动弹不得,弹药也发生了危机,粮食仅能维持6天,假如无法形成环形防御。
……
请给予酌情采取自由行动的权利!那时局势可能迫使我们放弃斯大林格勒和北部防御地段。
保卢斯。”
直播间的观众看着这封电报一阵吐槽。
【并非英勇抵抗,苏军兵不血刃,顿河大桥就丢了。】
【保卢斯还是人品太好了,要是我就狠狠甩锅自己的部下了。】
【楼上是对的,这样汇报,美术生只会觉得保卢斯无能。】
【哎就看上面批准不了,要是彻底被一直围起来,那就真臭了。】
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看到保卢斯的报告后,思考了不过几秒,就同意了保卢斯的请求。
最重要的是保存保卢斯他们的有生力量。
只不过,给予他们自由行动的权力,这种事情,他说了不算,还得看元首的意见。
魏克斯的动作很快,立马就给统帅部打去了电话。
“给集团军20个师空运补给是办不到的,动用全部现有的运输机,好天气一昼夜也只能往大包围圈里运送所需补给的十分之一。
我们得让他们突围出来!
斯大林格勒区域,必须要放弃了……”
然后他说了保卢斯的请求。
德国陆军参谋总长蔡茨勒上将也支持魏克斯和保卢斯关于放弃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观点。
如果保卢斯死守在那里,他们想要依靠空投给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军群补给,显然难度太大。
而德军也就确实做不到。
一直在苏军的包围圈死守,大概率会全军覆没。
德国又不是没有包围过苏军,反而德军应该算得上是包围的高手了。
被包围的苏军哪次能有好结果的?
突围,补给,重新进攻,现在看来是最可靠的办法。
魏克斯和保卢斯以为撤退命令只是迟早的事了。
但是在11月24日早晨,他们却接到了让两人大吃一惊的命令:
“第6集团军暂时被敌人包围。
我决定该集团军集结于斯大林格勒北郊、科特卢班、137高地、135高地、马里诺夫卡、齐边科、南郊。
集团军可以相信我,我将尽我所能,尽一切努力保障集团军的供应,并及时解除对它的封锁。
我相信集团军也一定能够完成自己的职责。
美术生”
【又是他,军事天才又来指挥战场了。】
【这集结的地方,啧啧,能在这些地方死守多久呢?】
【能不能滚啊,还在指挥。】
【保卢斯也是无语了,实在不行,咱们强行突围吧。】
魏克斯看到这个命令人都惊呆了。
依靠空投补给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根本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
德国的空军很多吗?
魏克斯没有办法,只能把这个命令原封不动,传达给了保卢斯。
保卢斯看着那一个个清晰的文字,双手都在颤抖。
军令难违,元首的军令更难违。
他只能顺从。
而且元首的命令写得看似委婉,实际上带着极大的威胁和强迫。
元首都说,他要“将尽我所能,尽一切努力保障集团军的供应”,保卢斯也必须“能够完成自己的职责”。
不然元首都承诺尽全力了,你不相信,你是不是脑袋不想要了?
其实元首大可不必写的这么弯绕,直接写:“我不想放弃斯大林格勒区域,你们给我死守。”
也没有人敢违背。
美术生为什么决定让保卢斯继续坚守呢?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戈林向他承诺,空军可以保证被围部队的给养问题。
【我靠,又是他?】
【不是,哥们,德国空军到底有多少运输机啊,别瞒着我们啊……】
【保卢斯也是倒大霉了。】
【真是无语了,你要是补给不足,我非要上号想办法打你一顿。】
【怎么感觉这一幕似曾相识……】
在德国进攻法国时,敦刻尔克大撤退时,英国撤离的时间充足,就有一部分原因是戈林承诺用空军就能击破敦刻尔克。
美术生加戈林,德国二战指挥史上的绝代双骄,现在再次作出了惊人的决定。
除去戈林拍着胸脯承诺外,美术生本身的贪婪,不愿意放弃斯大林格勒区域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总之,命令已经下达。
林逸调整直播间的视角到保卢斯所在指挥所,此时这支德军的未来才是观众最关心的。
这33万人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