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轰鸣,火炮作响,坦克全速前进。直播间看着这场酣畅淋漓的进攻与防守。
【德军的进攻还是一如既往的霸道啊……】
【苏军的防守也狠,德军到现在才打破了两层防线。】
【难得势均力敌。】
【也就是苏德之间能打成这样了,换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早就被打投降了。】
德军正面的进攻仍在持续,而苏军也在不断将兵力调到库尔斯克地区。
这片土地上双方的军队还在不断变多。
7月9日,瓦图京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
虽然每次反击都是失败,但是也让德军无法全力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
在奥博扬方向上,苏、德双方共投入 1400辆坦克,2000多门火炮,500多架飞机。
这是真正的装甲大战。
步兵在这样的战争里最大的作用是维修坦克,和使用反坦克武器进攻对方的坦克。
最多再加上一个占领被坦克攻下的土地。
除此之外,再难有别的用处。
过去战争时,一次进攻坦克不过百辆,步兵仍是战争的重要战力。
而这一次,坦克一来就是几千辆。
这种时候,步兵还没有工兵有用。
你总不能指望步兵的步枪子弹对坦克100多毫米的装甲造成什么伤害吧。
战场之上,无数的坦克火炮和飞机堆积成了废铁山。
成千上万发炮弹、炸弹同时爆炸,烟尘弥漫,火焰冲天。
钢铁洪流,这完全是另一种战场。
与以往所有的战场都不一样,战争机器之间的战斗,这是最有二战味道的一场战争。
与此同时,林逸这边正忙得不可开交。
他刚刚处理完一个事务,回到指挥所,曼施坦因又接到了一通电话。
还好只是一通报捷的电话。
曼施坦因挂断电话后,站在地图前开始挪动地图上的棋子。
在游戏时间的7月11日,党卫军第2装甲军,包含“帝国”师、“骷髅”师、“警卫旗队”师,三支强力坦克师的最强装甲军,已经在空军支援下突破苏军防线,逼近普罗霍罗夫卡。
在北翼,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也在逐步推进。
两军此时大有合围之势。
刚刚在电话中曼施坦因就已经下达了次日继续进攻的命令,此时他只要等待前线传来的下一则消息。
林逸面前的地图要比曼施坦因的更加全面,还包含着苏军方面的布防。
在普罗霍罗夫卡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构筑了纵深防御体系。
那个派来支援到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也已经赶到。
单说这个支援,就有着足足800辆坦克。
而且是800辆T-34坦克。
看到双方这个坦克规模,林逸一下就想起了这场战争。
于是林逸给身处“帝国”坦克师的秋风和清小青发去了消息:“这是场恶战,你们小心。”
7月12日清晨5点半,苏军炮火准备后,坦克部队向德军发起冲锋。
几乎是同时,德军的坦克也发起了进攻。
这里的战场环境就决定了这是一场硬仗。
战场宽度仅8–10公里,地形开阔但有沟壑和雷区限制机动。
双方坦克在一波冲锋后,开始在极近距离交火。
几千辆坦克的战争一触即发。
战斗刚刚开始,虎式坦克的优势肉眼可见。
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优势明显,能够直接贯穿T-34的装甲。
而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等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
苏军战术清晰,以T-34坦克集群出发,试图贴近德军坦克,抵消虎式的远程火力优势。
在冲锋过程中,苏军坦克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当双方冲到几乎肉搏的距离时,T-34坦克量大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第一就是比第二猛,这成片成片的T-34谁能遭得住。】
【虎式还是太少了,要是德军的坦克全部都是虎式就厉害了。】
【得把欧洲的工业全都堆在一起,才能弄出来4000辆虎式吧。】
【确实,单挑T-34不是对手的。】
苏军在装备上占不到优势,只能在战术上剑走偏锋。
部分苏军坦克手直接撞击德军坦克,或者贴到脸上想办法射击德军坦克的薄弱部位。
一辆又一辆坦克被摧毁。
在被毁的坦克旁,步兵仍在互相射击,甚至展开肉搏。
而秋风和清小青完全打爽了。
豹式坦克的机动性和不弱的火力,让苏军的重型坦克很难碰到。
加上各种新功能,黑豹的操作感只能说是流畅。
但是战争接近中午时,秋风驾驶的豹式坦克出现了故障,炮台转动出现了问题。
只能撤退进行维修。
中午时分,双方坦克在普罗霍罗夫卡火车站附近混战,德军“警卫旗队”师与苏军第18、29坦克军进行厮杀。
苏军的打法导致他们损失惨重。
任苏联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的罗特米斯特罗夫在休息时在日记上写道:
“战场上,各种摩托不停地隆隆作响,履带声瞾此嘎齦鏝志个嘎刺耳,炮弹飞鸣,直到深夜。
数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燃烧。
尘土弥漫,烟雾蔽天……
的确,1943年7月12日是个历史性的日子。
这一天苏联军 人表现出空前的英雄主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残酷的坦克战中,他们重创德国侵略军的突击集群,迫使其转入防御。”
但是真实情况和他的日记有所差距。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苏军坦克。
苏军的坦克损失量几乎是德军的4倍。
但是看到曼施坦因阴沉的表情就知道这个结果对于德军算不上胜利。
德军未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且精锐部队有着损失。
而苏军方面源源赶到的苏军援兵建立起更加坚固的防线。
打成平手对于德军来说就是失败。
苏联庞大的人口让苏军在战争中的后劲要比德军更强。
今日之后,德军想要从南线攻入库尔斯克地区已经彻底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