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兰说着,开始比划起来。
“就像我们小时候,供销社里卖的那种你还记得不。
就那些,糖精味儿特别足、死面疙瘩似的‘糖精面球’啦。
还有就那光秃秃一个圆饼,撒点芝麻,硬邦邦但特别顶饿,还带着点香油味的‘光头饼’啦。
还有那种用最便宜的面粉和糖稀做的,齁甜齁甜的,一口下去糖尿病都能犯了的‘蜜三刀’啥的。
哎,就要这一类!”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而且,别的都不重要,关键是要做得‘格外老实’!
用料可以简单点,工艺也不用太复杂。
甚至都可以不用真材实料,但就是口感要‘古朴’。
就是要一看就是老辈人做出来的那种感觉,没有乱七八糟的花样味道要‘正’。
甜就是甜,甜到齁得慌,油就是油,一抓都能把手沁透了那种。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雕花啊,还有啥膨化之类的。
就要点红点,和花模子那种。
而且包装也是越简单越好,牛皮纸一裹就行!
重要的是量大、实在、能放!”
海青兰的一席话,让海大庆听完,嘴巴微张着,半晌都没合拢。
他看着自己这个开着豪车、做着大生意的侄女。
实在想不通她为啥突然对几十年前乡下供销社里那些“糊弄小孩嘴馋”上不得台面的老点心感了兴趣。
要知道那些玩意都不用说现代,哪怕是零几年的时候,都被碾压的退出市场了。
你江米条再好吃,也干不过辣条啊。
更别说海青兰提出的这个要求了,更是十分离谱。
光朴素也就算了,甚至还要“量大”、“能放”?
现在大老板的口味都这么刁了吗,奶油蛋糕都吃腻了?
“青兰…你…你这到底是要干啥用啊?”
海大庆忍不住问道,毕竟这要求实在太奇怪了。
海青兰脸上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避重就轻道:
“三叔,您就别多问了。
反正有大用,而且是笔大生意。
您就帮我找找看,有没有这样的厂子,或者有没有老师傅还愿意接这种活的?
这价钱好说,关键是要东西对路!”
海大庆看着侄女笃定的眼神,虽然满肚子疑问,但想到侄女之前大手笔采购玉米救了自己,那就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海青兰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打动了海大庆。
寻思了一下,他咂摸了下嘴,把烟袋锅子别回腰里,重重一点头:
“行!既然你这么说,三叔信你!
这事儿包我身上!
我这就去打听!
咱这十里八乡,以前做这种老式点心的老师傅,应该还有!
我豁出这张老脸,也给你把人找来!”
“那就拜托三叔了!”
海青兰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海大庆挥挥手,然后一下子攥住了她的手腕。
“所以,今天这顿饭,说啥你得在三叔家吃!”
几乎是生拉硬拽,海大庆把海青兰拽回了自己家里。
一回家海大庆便扯着嗓子嚷嚷起来。
“老婆子!快出来,二丫头来啦!”
没一会,海大庆的老婆姜绢就跑了出来,一看海青兰来了,脸都笑开花了。
“哎呦,二丫头来了。”
姜娟可太稀罕海青兰了。
伸手拉住海青兰,姜娟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哎,三婶,折腾你了。”
海青兰还能说啥,看着这俩人,只能笑笑表示尊重。
姜娟脸色顿时一垮。
“这死丫头,说什么混账话,你小时候在我家一睡睡好几天都没说折腾我,这么大人了反倒折腾我了?”
姜娟对于海青兰那是真喜欢,从小喜欢到大。
更别说自从海青兰把海大庆那几百亩堆在远离的玉米收走了之后,他们家那因为这点事闹别扭的儿子媳妇也和好了,小孙子也愿意来上门玩了。
这都是海青兰的功劳啊。
把海青兰请到炕头坐好,都不用海大庆安排,姜娟自己就去厨房擀面条去了。
而海青兰看着这家里和自己上次来基本没啥变动的摆设有些奇怪。
“三叔,玉米款我不是给你结了吗,你咋不收拾收拾房子呢?”
看着自己三叔弯着腰去扒拉那个可能得管张永春叫弟弟的电风扇,海青兰十分不解。
那可是一百来个啊。
“哎,这不是震声他准备要个老二嘛。”
摇了半天,看着电风扇可算嗡一声站起来了,海大庆这才满意的坐在一旁。
“我这能帮衬就帮衬一把。”
海大庆此言一出,海青兰顿时怔住了。
而海大庆心里也一咯噔,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
坏了,忘了大春走了这件事了!
人家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自己还跟人家显摆自己要抱孙子这件事。
这不是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吗!
海大庆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却不想海青兰却主动开口。
“好啊!这是好事啊!”
海青兰显得十分兴奋,看着就跟儿子根本没死一样。
把海大庆都看傻了。
“等震声家老二出来了,三叔你可别忘了叫我啊!”
海青兰心里可还记挂着自己儿子没有孩子这件事呢。
老话说借喜气,借喜气。
正好,她也借借这老二的喜气。
“我可得给我这二侄女包个大红包!”
海大庆看着海青兰的样子,咽了咽唾沫。
还能说啥呢?
嘴里赶紧胡乱的应了两声,正巧这时候姜娟出来放桌子。
手擀面,地里新摘的小辣椒,加上地里新摘的西红柿和柴鸡蛋打的西红柿鸡蛋卤。
简单的农家饭,充满了温情。
也馋的一旁门口的小胡口水都流出来了。
她已经吃了七八天的菜叶子了。
而实在看不下去的海青兰的一句:
“小胡,你也陪我吃点。”
成了击垮她最后的一块石头。
小胡应了一声,欣然入席,然后以十分文静,格外彬彬有礼的姿态。
吃了半盆面条。
看的一旁的姜娟心里都笑开花了。
心说这要是自家大孙子岁数合适,这媳妇娶回家来多少。
一看就上食!
面过三旬,卤过五碗。
海大庆坐在炕上跟海青兰说着话。
一旁的姜娟正在那捡桌子,听着听着,就听到了海大庆要联系食品厂找老师傅的是。
顿时,姜娟眼睛一亮,碗都不捡了。
“哎,二丫头啊!”
姜娟凑到海青兰身边。
“你要找做点心的炊师啊!”
海青兰点了点头。
“嗯,咋,三婶你认识人?”
姜娟一拍手。
“你看,你早找你三婶不就好了!
我姑家兄弟就会这个啊!”
海大庆一听这话都吓的跳起来了。
“你可拉几把倒吧!”
“他那是做点心吗?
他那是做寿点的!
给死人吃的!”
ps:这七章都应该是昨天的。
但是网站的自动上传和烂番茄的抓取不知道抽了什么风,愣是没传上去。
这是豆腐我的问题。
我自罚半拉肘子一碗火鸡面三瓶大乌苏四个茶叶蛋还有一碗鸡蛋汤
我今晚写一章发一章,我就不信,它还能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