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地产总部的顶层会议室,气氛庄重而肃穆。
长长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着江城宏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全体核心成员。
一侧,是宏远地产的豪华阵容:
董事长徐耀华,以及他手下最得力的几位副总和总监,个个都是在江城商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将,眼神中透着精明和审视。
另一侧,则是振兴实业的草台班子:
总经理林国栋,以及他身旁的周强、秦雅南、林秀芳和林建明。与对方相比,他们这一边的阵容,显得有些单薄,甚至可以说是稚嫩。
周强和林建明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会议,显得有些拘谨,正襟危坐,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林秀芳也有些紧张,但她想起父亲的嘱托,还是努力地挺直了腰杆,摆出了一副公关协调部副主任应有的姿态。
只有秦雅南,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轻轻点着,目光沉静,随时准备记录和应对。
而坐在主位之一的林国栋,更是气定神闲,仿佛在自家的堂屋里开会一般,那份从容,让对面的宏远高管们,都暗自称奇。
“各位,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宏兴实业的第一次董事会,现在正式开始。”徐耀华清了清嗓子,作为董事长,他首先开口定下了基调。
“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第一,是最终确认纺织厂项目的整体规划方案和启动时间;第二,是明确项目启动后,各个部门的权责划分和工作流程。”
徐耀华说完,便示意项目总监开始汇报。
宏远方的项目总监,立刻用投影仪,展示出了那份经过林国栋核心理念指导,又由宏远设计团队深化完善后的最终版规划方案。
当那一张张充满了颠覆性设计和人性化细节的规划图、效果图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即便是那些已经看过草案的宏远高管,也再次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他们知道,这个项目,一旦建成,必将成为江城,乃至全省的标杆。
然而,赞叹归赞叹,当涉及到具体的权责划分和工作流程时,一些潜在的矛盾和质疑,便开始浮出水面。
按照合作协议,林国栋的团队,在产品规划和拆迁协调上,拥有一票否决权。
但在宏远的一些元老级高管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徐董,林总。”一位分管工程的副总,名叫李卫东,率先提出了质疑。
他是个典型的实干派,也是宏远的元老,一向以严谨和强势著称。
“产品规划方案,我们工程部已经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过深化,无论是结构安全还是施工可行性,我们都更有发言权。”
“如果林总的团队,在一些具体的施工细节或者材料选择上,拥有一票否决权,我很担心,这会影响我们的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
他的语气虽然客气,但其中的质疑和不信任,却显而易见。
他这是在挑战林国栋的专业权威,也是在试探徐耀华的底线。
另一位分管营销的副总也附和道:“是啊,徐董。拆迁协调工作,林总的团队确实做得非常出色,我们都很佩服。”
“但是,后续的楼盘定价、营销策略、以及销售团队的管理,这都是我们营销部的核心业务。”
“如果林总的团队对此也拥有过多的干涉权,我们很难保证能完成公司预期的销售目标。”
这两位副总的话,立刻引起了其他几位宏远高管的共鸣。
他们虽然佩服林国栋的理念,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依然觉得林国栋不过是个“外行”,是个靠着新奇点子和徐总赏识才上位的顾问。
让他们这些在商海里打拼了半辈子的专业人士,去听从一个外行的一票否决,他们心里自然是有些不服气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周强和林秀芳、林建明都有些担心地看向林国栋。
他们知道,这是宏远内部的元老派,在向父亲这位空降的总经理,发起第一次正式的挑战。
如果今天不能在这里立住威信,那未来振兴实业在项目中的话语权,很可能会被一点点地架空。
徐耀华的眉头也微微皱起,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林国栋。
他想看看,林国栋会如何应对这场来自内部的“发难”。
林国栋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他静静地听完所有人的质疑,才缓缓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李总,王总,各位的顾虑,我非常理解。”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的立场,缓和了气氛。
“宏远地产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各位的专业和努力,这一点,我非常敬佩。”
“但是,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这次合作,我们宏兴实业要做的,仅仅是盖一栋普通的房子,卖一个普通的楼盘吗?”
他的目光,平静而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不!”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
“是一个能改变江城人居住理念的标杆!”
“是一个能让我们宏兴实业的名字,载入江城发展史册的丰碑!”
他的声音,虽然平缓,却带着一股强大的感染力和不容置疑的信念!
“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打破常规,我们就必须将产品力第一的原则,贯彻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他看向那位工程副总李卫东,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李总,您说的结构安全和施工可行性,非常重要,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基础,是底线,绝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但是,在保证安全和可行的前提下,我们的施工,能不能更精细一些?我们的材料,能不能用得更环保、更人性化一些?”
“比如,我方案中提到的,关于室内墙体的隔音处理,关于窗户的密封性和隔热性,关于公共区域的无障碍设计。”
“这些细节,或许会增加一些成本,或许会给施工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我们产品的最终品质,决定了我们的房子,是仅仅能住,还是能住得舒服、住得有尊严!”
“我要求在这些方面拥有一票否决权,不是为了干涉您的专业,而是为了确保,我们最终交付到老百姓手中的,是一个真正的高品质产品,而不是一个偷工减料的半成品!”
他又转向那位营销副总王总。
“王总,您的营销经验非常丰富,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这个时代最好的营销,是什么?”
“不是天花乱坠的广告,也不是折扣送礼的促销。”
“而是产品本身!是来自用户最真实的口碑!”
“我们为什么要在样板楼上投入巨资?为什么要在户型设计上反复打磨?”
“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我要求对营销策略拥有干涉权,不是想否定您的专业。”
“而是要确保,我们的营销,必须是建立在产品自信和对用户负责的基础之上,不能有任何的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
“我们要让每一个买了我们房子的业主,都成为我们最忠实的宣传员!”
“这,才是最高明,也是最长久的营销!”
林国栋这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他没有纠缠于具体的权力划分,而是站在了更高远的战略层面,阐述了自己的产品理念和经营哲学。
将对方的质疑,巧妙地换成了对自己核心理念更有利的另一种说法。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静。
李卫东和王总等几位宏远的高管,都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他们不得不承认,林国栋说的这些,他们以前不是没想过,但却从未像他这样,将其提升到如此重要的战略高度,并拥有如此清晰和坚定的执行信念。
他们原以为,这只是两个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
但现在他们才发现,这更像是一场新旧理念的碰撞!
而他们,似乎正站在被颠覆的那一边。
徐耀华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激赏!
他知道,林国栋今天,不仅是说服了他的这些手下。
更是为整个宏兴实业,为这个即将起航的庞大项目,定下了一个清晰的、不容动摇的调子!
那就是——产品为王,品质至上!
“好!”徐耀华再次猛地一拍桌子,打破了沉寂。
“林总说得太好了!”
“我完全同意林总的意见!”
“我在这里,也正式向大家宣布一次!”
“在宏兴实业,在纺织厂这个项目上,林总的意见,就是我们产品开发的最高指示!”
“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必须无条件地配合和执行!”
“谁要是再有二话,或者在执行中阳奉阴违,那就别怪我徐耀华不讲情面!”
徐耀华的话,如同最后的判决,彻底奠定了林国栋在公司内部的绝对权威。
那几位原本还心存疑虑的宏远高管,此刻也都心服口服,再无二话。
他们依然清楚,自己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是一位真正值得他们尊敬和追随的领路人。
而林国栋通过这次交锋,真正在这个由行业巨头主导的公司里,立住了自己的威信,定下了未来发展的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