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夫人留下的东西,给你的。”
看守天牢的人走进来,将一把东西丢在进来。
彼时秦启正蜗居在角落里,脑中思考着李大仁给他的那封信,上面的字到底代表着什么。
“大人等等。”
秦启从地面上捡起烛火来,最后追到牢门口。
“怎么了?”王大河停下脚步来,冷哼一声。
“这牢房里,烛火可是一律都不能给你们这些犯人的,若不是收了银两,你觉得我会给你吗?”
这意思很是明显,别给脸不要脸。
秦启摇了摇头,“我只是想问,今天晚上吃什么!”
王大河被气笑了,“你倒是头一个,还关心起吃什么来了,晚上吃窝窝头还有浆水。”
“多谢。”秦启道过谢后,捡起地上的火烛又走到角落里。
火光一蹴而起,就这微弱的光芒,秦启紧紧盯着上风扭曲的文字。
他方才并非唐突问起吃,而是因为,这信封上方的内容,他分析出来的字体,每个字都有关于吃穿。
“吃穿!李大仁,你到底想告诉我什么?”
秦启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他脑中就如同那绽放的烟花一般炸开。
“吃穿,用度!”秦启双目精 光闪起,嘴角露出一丝痴迷的笑容来。
“你这人怕是疯了吧?还是幻想着这张纸能救你出去啊?”
隔壁的牢房里,囚犯止不住的嗤笑出声。
“进来这里的人我从没看见,可以完整无缺的离开这里的,等到晚上,你就会知道了。”
晚饭,王大河送来馒头和浆水。
这馒头上,霉菌斑点滋生起大片。
“快点吃吧,到时候的断头饭能吃一顿好的,现在,只有这些了!”
王大河把铁盆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铁盆清脆的撞击声,使得秦启沉吟。
“你不吃啊?你不吃就给我吃好了,省得浪费了。”
隔壁河房一个脑袋探了出来。
秦启将手中的盆子推了过去,倒不是清高吃不了,而是,他现在没什么胃口。
“不是,刚才说什么?”秦启猛然反应过来抓住了他的手,阴森森盯着他道。
这样的余光撇过去,只能彼此见到对方的半张脸。
“你干什么?发什么疯见鬼了,我不就是说别浪费吗?”
秦启松开他手也不管那铁盆,直接冲回到他原先坐着的地方翻起那封信来。
一股惊喜涌上他的脑门,他终于反应过来这李大仁到底是想说什么。
一个大字一个口字,后面附带着的数字,则是数量。
“第一个字!这是姓氏!”秦启如同疯了一般,喃喃自语起来:“我终于明白,李大仁到底想说什么了。”
这时,隔壁的铁牢门被撞击的咚咚作响。
“你不吃你也不给我?大家都是有缘分才凑在这里的,以后说不定还同时上断头台呢!”
秦启心神稳下来,将盆子推过去。
得了吃的那人,抱着馒头也不再过问,而是自顾自啃着馒头了。
要接下来的两天,秦启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有死老鼠的味道了。
一连两日,都没有人送饭来,更没有见除了这牢房里以外的一个人影。
旁边那人捡起地上的干稻草打着牙祭,哼着调子:“别张望了,除非有新的人进来,要不然我们是没饭吃的!”
他脸上露出一抹怪笑来,“美名其曰是为了磨一磨我们的性子!”
“我们这些死刑犯,是不会有人管我们的,给我们吃就等于浪费粮食,你知道吗?”
秦启充耳不闻,两天的时间足以让他理清楚这上方的名单了。
而当他真正看清楚的时候,心中只觉得震撼不已。
这竟然是一张,勾结走私的账本!且数量庞大。
第三日,秦启终于再见到一人了。
只是这一次来的人是林妙音。
“秦公子,我来给你送一些吃食!”
林妙音将食盒一一打开,这是她精心制作的糕点。
秦启神情木纳的吃起来,他现在,必须要想尽办法活下去。
就算现在只有发霉掉的窝窝头,他也会吃。
“林姑娘,有关于镇北王的传闻,你知道多少?”
秦启蓦地抬起头来,停止进食动作,这些已经够他两天不吃不喝了。
林妙音蹙起秀眉,循着记忆道来:“这镇北王,是当年第一任储君邦定国时的一名猛将,此人征战沙场……”
“我不是要听这些,我是想知道镇北王,和漕帮之间有什么关系!”
秦启打断了她的话语。
林妙音沉默片刻,眼睛从混沌逐渐转为清明,嘤咛小嘴也忍不住的张开。
“秦公子,你想了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你发现什么了?”林妙音压低声音道。
要知道,如今朝廷混乱,那便是因着镇北王功高盖主。
镇北王府世世代代出枭雄,他们历经沙场,为国为民,但后来,大乾国逐渐安定下来,自然就开始有野心勃勃的人了。
“我怀疑这镇北王勾结漕帮走私。”
秦启沉思了片刻,还是将自己所猜测的说出,并且拿出了账本。
“这第一个字,你需要反着看,这是姓氏,后面则是走私的,以及所获得的银子。”
饶是林妙音胆大心细,在见过之后,也不住的瞠目结舌起来。
“这数量也太过庞大了吧?秦公子,你若是现在将它呈堂供证,或许能保证一命,但是,这只是他的一只爪牙,以后你怕是会被记恨上。”
其中的厉害林妙音分析的头头是道。
但此时,秦启已无退路。
他眼中的神色风起云涌,五指上的青筋暴怒而起:“若是人骑到我头上,又何必畏手畏脚。”
名不与官斗,才是明智之举。
但如今,秦启的背后是李大仁。
“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活着争一口气,林姑娘,你且送信告诉我夫人,我无碍,让她万事小心。”
林妙音强扯出一丝笑来:“秦公子我知道了。”
她离开时,望着天牢,忍不住的思绪飞扬。
世间好男儿,不在少数,但如此有勇有谋的人,独秦启一人。
“秦公子,我心实在佩服。”
她心中暗道,转过身快步离去,眨眼并消失在夜色当中溶于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