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太史令躬身领命,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异色。
宫廷暗处,一道窈窕身影一直看着这一切,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冷笑。
看到元康被吓得那个狼狈模样,申静筠满意地扶了扶头上的金钗,懒懒地打了个哈欠,缓缓回到自己寝殿。
她从暗格里拿出那封密信边缘,细细再读一遍。
穆寻终于有了消息,告诉她入京还需时日,需要她协助容骞救出元辰。
她当然清楚此事危险极大,一旦败露,便是万劫不复。但……这也是将皇帝彻底推向深渊的重要一步。
申静筠恨元康,比恨穆寻更甚。亲手将元康拉下神坛便是她剩下的唯一心愿。
她迫不及待想看到元康得知元辰被救、发现自己被玩弄于股掌之后那张暴怒的脸。
穆寻提出的建议虽然冒险,可让她异常兴奋,思索半日,她答应了。
于是,才有了这几日宫中的怪事。
她命人在宫中巧妙散播穆寻精心撰写的流言故事。那夜半的怪声,也是穆寻找了江湖艺人刻意为之,申静筠暗中帮她把人带入宫里。
至于那些骇人的鬼火,带着腥臭血液的大网,也都是穆寻的把戏。
甚至那位太史令,是许湛养了多年的耳目,也是他留给元辰和穆寻的人。
一切都在穆寻的掌控中。
申静筠将信纸凑到烛火前,看着它化为灰烬,眼神复杂,“穆寻,你要我做的,我都帮你做了,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也别让他,活太久了。”
过了几日,宫中的闹鬼风波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每至深夜,总有宫人听到那冤魂的哭泣声愈发清晰,甚至有人在御花园的池畔,瞥见一闪而过的鬼影,传言还有宫人被推入池中,差点被淹死。
宫中人人自危,唯恐被冤魂鬼怪拖了去。
流言和鬼魂缠绕着元康的神经,他已经没法上朝。
他近日头风发作甚是厉害,总是昏昏沉沉,太医开了多个方子治疗都没有效果。
元康如今更是杯弓蛇影,夜不能寐,短短几日便憔悴了许多,脾气也愈发暴戾,动辄打杀宫人,弄得整个宫廷笼罩在恐怖中。
申静筠之前被打骂过,自然不去触那个霉头,每日就在自己的宫里听着心腹宫女禀报着元康的近况。
“陛下昨夜又惊醒了三次,说了很多吓人的梦话……”
申静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快意,吩咐下去,继续在暗中加码,搅动风云。
数日后,元康喝了无数安神药,却依旧驱不散他眉宇间的惊惶。
他觉得被邪祟缠身,日日让人在殿焚香驱魔,殿内空气污浊不堪,各种稀奇古怪的草药焚烧散发的苦涩烟雾,作法时泼洒的辟邪雄黄酒和黑狗血等物留下的腥臊气息……种种味道形成一团浑浊的瘴疠之气,悬浮在殿内,熏得人头晕眼花。
元康蜷缩在角落里,身上裹着好几层锦被,却依然止不住地瑟瑟发抖。
他如今已经眼窝深陷,面色青白,短短时日仿佛苍老了十岁。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把由高僧开过光的桃木剑,布满血丝的眼睛惊恐地转来转去,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惊跳起来,嘶哑地喊着:“有动静!是不是又来了?!护驾!法师!快作法!”
殿内,数名被紧急召入宫中的得道高人正在各显神通。
身穿八卦道袍的老道画了一道又道的朱砂符咒黄纸,燃烬后簌簌落下。僧人诵念着晦涩经文驱灵。
还有不知哪里来的巫觋,脸上涂着油彩,身上挂满铃铛,围绕着香炉疯狂地跳跃,摇动手中的法器,发出刺耳嘈杂的声响。
香炉里的香灰早已堆积如山,燃起的青烟与其他焚烧物产生的黑烟白烟混合缭绕,使得殿内都看不清人。
“陛下,贫道已布下天罗地网,妖邪不敢近身!”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定能超度亡灵,护佑陛下平安!”
“天神地祇已受供奉,不日便可还宫闱清净……”
各路大神和法师们的声音在烟雾中愈加虚无缥缈,他们的保证并没能给皇帝带来丝毫安慰。
他依旧紧绷着神经,任何一点异常的声响都会让他崩溃。
这些法事非但不能驱散他心头的鬼影,反而更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将他牢牢困在炼狱之中。
“怎么还不行!朕的头好痛!给 朕滚!统统滚蛋!” 元康捂着头大喊道。
“陛下,”太史令神色凝重,再次谏言。“臣连日观测宫中异象,又结合古籍推算,发现那怨戾之气源头,似乎……似乎与囚禁那位的方位紧密相连。龙气被污秽禁锢,不得舒展,故而怨气冲天,引动异象。此乃上天警示啊!”
元康身子一颤,急声道:“那位?爱卿可有办法化解?”
“陛下,强行镇压恐非良策,或会引来更大灾祸。” 太史令俯身,声音压低,“为今之计,需先行疏导。臣建议,不如暂且将那位移出污秽之地……“
将他放出宫?元康马上拒绝。那可是他费尽心机才扳倒的人,是他皇位最大的威胁!他必须要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看着才行,否则,又不知有没有什么叛党把他救走。
“陛下,您这么多年把他放在长宁寺,是否相安无事?”太史令循循善诱。
元康想想也是,自从他被放出来之后,诸事不顺。
“陛下,臣已经算过,您可将他安置于城西皇家寺院护国禅寺之中。可暂时安抚那躁动的龙气,亦可彰显陛下仁德,平息物议。待安定之后再行定夺。若是陛下不放心,多派人手过去看着便是。”
殿外夜风中似乎又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让他猛地一个激灵。
他想起连日来的噩梦,想起太史令所说的上天警示,想起那些关于他德不配位的流言……恐惧最终压倒了一切。
“……准奏。”元康终于妥协,“就依爱卿所言,马上将他移往护国禅寺。但需派重兵看守,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