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苏达的天空阴云密布,映射出球队当前的处境。
陈洛站在办公室窗前,凝视着远处标靶中心的轮廓。
两连败的开局,让外界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
他的手机屏幕上,ESPN最新一期实力榜赫然在目——森林狼队,西部第12位。
评论区的文字刺眼而尖锐:“天赋无法掩盖混乱,陈洛的实验已在失败边缘。”
“巴克利…”陈洛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就像在盘算一件有趣的玩具,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在他唇边化开。
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助理走了进来。
“老板,有些情况需要您了解。”助理递上一份内部报告,
“斯普雷维尔和几位老将对科尔的战术有意见。他们认为应该回归上赛季的打法。”
陈洛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内容。斯普雷维尔在更衣室里的抱怨,沃利的不满眼神,老将们的窃窃私语——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通知纳尔逊,启动'诺亚方舟计划'的心理建设环节。”陈洛放下报告,“是时候让我们的运动心理学家发挥作用了。”
助理点头离开,陈洛转向窗外。阴云之后,必有晴天。
球队训练馆的小会议室内,运动心理学家杰克·威廉姆斯正与加内特进行一对一交流。
这位来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专攻高压环境下的领导力培养。
“凯文,你知道为什么狼群能在严冬生存吗?”威廉姆斯轻声问道。
加内特皱眉,不解其意。
威廉姆斯递给加内特一杯水:“你觉得狼王的作用,只是打赢别的野兽吗?不,是带领整个族群活下去。”
“信任…”加内特在心里咀嚼着这个词,那些季后赛失利的画面在脑中翻滚,让他攥紧了水杯。
“你的能量太强大了,凯文。”威廉姆斯继续引导,“强大到年轻球员们害怕犯错,害怕让你失望。他们需要的不是恐惧,而是信任。”
加内特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曾经捧起MVP奖杯的手,如今却无法将队友凝聚在一起。
“领袖的压力,我懂。”加内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但信任…这很难。”
“试着去相信他们,就像陈相信你一样。”威廉姆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凯文。”
与此同时,陈洛的办公室内,姚明正专注地看着墙上的大屏幕。屏幕上,一个三维模型精确展示着他昨晚比赛中的每一个落地动作。
“看这里。”陈洛指向屏幕上闪烁的红点,“第四节8分32秒,你的右脚落地角度偏离了12度,足弓承受的压力超出安全值15%。”
姚明瞪大眼睛,从未见过如此精确的数据分析。
“再看这个对比。”陈洛切换到另一组数据,“左图是你在火箭队时的平均足部压力分布,右图是我们实施保护计划后的数据。差异接近30%。”
姚明的手指抚过屏幕上代表“安全”的绿色,对比在休斯顿时队医那句“还能打就上”,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是种卸下重担的轻松。
“我们为你定制了新的训练计划和比赛时间管理。”
陈洛递给姚明一份厚厚的文件,“纳尔逊团队会全程监控你的身体数据,确保你能以最佳状态打完整个赛季。”
场边的斯普雷维尔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可预想中的咆哮并未发生。他想起在火箭时,无论多么疲惫,只要能站起来,教练就会让他继续比赛。
“谢谢。”姚明简单地说道,这两个字包含了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
陈洛微笑点头,随后转向办公桌,拿起另一份文件。
“这是'北境王庭计划'的第二阶段。”他向姚明展示着一张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的地图,
“我们已经开始通过空壳公司收购这些区域的土地。未来,这里将成为我们新球馆的所在地。”
姚明惊讶地看着地图上标记的区域,那片区域占地面积惊人,远超普通球馆的需求。
“同时,我已经指示中国办事处与CCTV5接触,提出深度战略合作方案。”陈洛继续解释,“未来,森林狼的每一场比赛,都将在中国直播。”
球馆、商业区、中国市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点在姚明脑中串联成线。他忽然明白,自己踏上的不只是一艘冲冠的战舰,更是一艘商业航母的甲板。
傍晚时分,球队所有成员的邮箱同时收到一封来自陈洛的邮件。邮件内容简短而有力:
“明日对阵勇士,我们的目标不是胜利,而是建立信任和执行体系。相信过程,结果自会到来。——陈洛”
斯普雷维尔看完邮件,嗤之以鼻。“又是这套'过程'理论。”他对身旁的沃利抱怨,“我们需要的是胜利,不是什么该死的'过程'。”
沃利没有回应,他的目光落在邮件的最后一句话上。
十年职业生涯,他从未见过一个老板如此强调“过程”而非“结果”。这让他开始思考,也许陈洛的眼光确实比他们长远。
第二天的训练课上,气氛明显不同。科尔设计了一系列强调团队配合的训练项目,球员们分组进行传切配合练习。
伊戈达拉在一次配合中传球失误,球直接飞出界外。年轻的新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下意识地看向加内特,等待着那熟悉的咆哮。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加内特没有发火。他走向伊戈达拉,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
“安德烈,别怕犯错。”加内特的声音出奇地平静,“把球给我,或者,大胆地传给姚。我们,在你身后。”
训练馆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一幕。狼王的转变,如此突然,却又如此自然。
伊戈达拉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随后坚定地点了点头。“我会的,KG。”
科尔在场边微笑着看着这一切,他转头看向站在二楼观察台的陈洛,两人目光相遇,默契地点了点头。
信任的种子,已经播下。
训练结束后,纳尔逊团队开始为全队球员配备Polar心率监测表。这些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能实时收集球员的生理数据,为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
“这是什么鬼东西?”斯普雷维尔皱眉看着手腕上的监测表,“我们是球员,不是实验室的小白鼠。”
几位老将也露出不满的表情,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严格的数据监控。
就在气氛即将变得紧张时,姚明和加内特同时戴上了监测表。两位球队核心的带头示范,让其他球员不再抱怨。
“这玩意儿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加内特调整着表带,“如果能让我多打几年,我愿意试试。”
姚明点头附和:“在火箭时,我从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现在,我能看到每一个数据,这感觉很好。”
斯普雷维尔看了看两位球队领袖,最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新装备。
陈洛站在远处,满意地看着这一切。变革总是从阻力开始,但只要核心拥护,其他人终将跟随。
晚上,陈洛回到私人公寓,打开电视。TNT的《篮球内幕》节目正在播出,巴克利的声音充满嘲讽:
“赢一场就想庆祝?别逗了!等他们遇上真正的强队,比如马刺,你们就知道什么是绝望了!”
陈洛微笑着关掉电视。巴克利不知道的是,每一句嘲讽,都将成为未来最甜美的打脸素材。
他走向书桌,打开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显示着一份密密麻麻的数据——球员的训练负荷、心率变化、肌肉疲劳指数、睡眠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