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2日,休斯顿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丰田中心球馆外,橙色的火箭队标志在灰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刺眼。
球馆内座无虚席,一万八千多名观众早已坐满了每一个角落。当森林狼队大巴缓缓驶入球馆时,现场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空气中弥漫着爆米花和热狗的香味,但更浓烈的是一种剑拔弩张的火药味。
当姚明踏入球场的那一刻,整个丰田中心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声浪。零星的掌声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嘘声中,那声音如惊涛拍岸,一浪高过一浪。观众席上,有人举着“叛徒”的标语,有人做着切割手势,更多的人则站起身来,用最大的音量表达着他们的愤怒。
这声浪如怒海狂涛,席卷着整个球馆的每一寸空间。嘘声如千万只蜂群的嗡鸣,刺耳而持久,让人的耳膜都感到震颤。空气中的紧张情绪如电流般传导,连坐在场边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那种压迫感。
火箭队更衣室内,主教练杰夫·范甘迪在战术板上画着复杂的防守路线。他的手指在白板上快速移动,每一条线都指向一个目标——姚明。
“穆大叔,今晚你的任务很明确。”范甘迪转向迪肯贝·穆托姆博,“用你的经验和身体对抗消耗他。绕前防守,不让他轻松接球。”
穆托姆博点点头,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作为联盟最好的防守中锋之一,他深知如何用经验弥补年龄的劣势。他的眼神如老鹰般锐利,扫视着战术板上的每一个细节。
球场上的灯光如聚光灯般打在姚明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穆托姆博就像一堵移动的城墙,紧紧贴在姚明身前,不给他任何舒适的接球空间。
姚明感受着来自身后的巨大压力,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这里曾经是我的主场,这些球迷曾经为我欢呼。”姚明在心中默念着,“但现在,一切都变了。他们的嘘声如刀子般刺痛着我的心,但我必须证明,离开是正确的选择。”
每当比卢普斯试图传球给他时,穆托姆博总是能提前判断出传球路线。老将的经验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如影随形地跟着姚明,让后者的每一次接球都变得困难重重。
另一边的球场上,麦克格雷迪开启了属于他的表演时间。面对伊戈达拉的防守,T-MAC展现出了超级巨星的统治力。
他的眼神如猎豹般专注,盯着篮筐的方向。脚步轻盈地在三分线外游走,寻找着最佳的出手机会。当机会来临时,他毫不犹豫地后撤一步,身体如弹簧般向后仰去。
“唰!”篮球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精准地穿过篮网。
那声音如音乐般悦耳,但在森林狼队员耳中却如警钟般刺耳。麦克格雷迪的投篮如流星般划过夜空,每一次出手都带着致命的威胁。篮球在空中旋转着,如被施了魔法般准确无误地钻进篮筐。
在伊戈达拉眼中,麦克格雷迪的每一次出手都如雷电般突然。那种干拔跳投的节奏让人防不胜防,当你以为他要突破时,他却选择了投篮;当你准备封堵投篮时,他又如鬼魅般消失在你的视线中。
这种攻击如连绵的雨点,密集而致命。每一记投篮都在森林狼的防守体系上撕开一道口子,让他们的信心一点点被瓦解。
第一节比赛结束时,森林狼队以18-24落后6分。姚明在穆托姆博的严密防守下,全节仅仅得到2分,这对于一个全明星中锋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开局。
从姚明的角度看,这种困境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我必须尽快找到节奏,否则这场比赛将成为我职业生涯的污点。”
贵宾包厢内,陈洛端着一杯红酒,面带微笑地与火箭队老板莱斯利·亚历山大寒暄着。亚历山大身着深蓝色西装,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
亚历山大轻摇着手中的威士忌,琥珀色的酒液在玻璃杯中荡起涟漪:“陈,看来我们的丰田中心,对姚来说还是有些特别。他今晚的状态可不太好啊。”
陈洛放下酒杯,右手轻抚着杯沿,表情依然淡然:“当然,毕竟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不过,人总是要学会告别过去,才能拥抱更伟大的未来。”
他的语调平静如水,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透露着一种胜券在握的自信。
第二节比赛开始后,姚明试图通过更加积极的跑位来摆脱穆托姆博的纠缠。一次进攻中,他终于在低位要到了理想的位置。
比卢普斯的传球准确地找到了他,姚明接球后立即转身面筐。就在这时,朱万·霍华德从侧翼冲了过来,准备给予协防。
姚明起跳准备上篮,霍华德也同时起跳。两人在空中相撞,但霍华德的动作明显过大,他的肩膀狠狠地撞在姚明的胸前。
“砰!”一声闷响,姚明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在地板上。他的膝盖重重地撞在地面上,疼痛如电流般瞬间传遍全身。
裁判却没有响哨。
姚明痛苦地蜷缩在地上,双手紧紧捂着膝盖,脸上的表情扭曲着。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滴落,与地板上的汗渍混合在一起。
全场火箭球迷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那声音如山崩海啸般席卷整个球馆。他们幸灾乐祸的笑声和叫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残酷的交响乐。
这一幕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每一个森林狼球员的心。加内特第一个冲了过来,怒视着霍华德和裁判。比卢普斯紧随其后,伊戈达拉也放下了手中的球。
整个局势瞬间变得剑拔弩张,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