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客场胜利的余温尚未散去,媒体的狂欢已经开始。
ESPN的头条标题直截了当:“用大脑击败了肌肉!比卢普斯在奥本山上演大师课。”
纽约时报的体育专栏作家撰文写道:“昌西·比卢普斯的表演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堂关于篮球智慧的公开课。他用12次助攻零失误,向全世界证明了什么叫做冠军大脑。”
TNT的查尔斯·巴克利在节目中罕见地收起了嘲讽:“我必须承认,这个华裔老板陈洛确实有两把刷子。比卢普斯在森林狼队焕发了第二春,这支球队的冠军相已经藏不住了。”
雅虎体育的专栏更加犀利:“森林狼队正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NBA格局。他们不是依靠单打独斗,而是用系统、智慧和团队篮球碾压对手。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
社交媒体上,球迷们的讨论更加直接:“活塞队的防守在比卢普斯面前就像透明的一样,每一个习惯都被看穿,每一个漏洞都被利用。这种智商碾压比得分王更恐怖。”
陈洛没有随队返回明尼苏达。
奥本山的胜利余韵在他脑海中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接下来更重要的商业布局。他站在底特律的酒店窗前,透过玻璃凝视着远方的天际线。城市的轮廓在晨曦中逐渐清晰,就像他心中那张越来越完整的王朝蓝图。
私人飞机划破云层,向纽约飞去。
舷窗外的云海翻涌着,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机舱内。陈洛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梳理接下来的安排。诺亚方舟与库班的合作协议需要最后敲定细节,周杰伦经纪团队的会面也迫在眉睫。每一步都必须精准,不能有任何差池。
飞机降落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时,午后的阳光正好。
曼哈顿的街道永远那么拥挤喧嚣,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陈洛入住了第五大道的华尔道夫酒店,这座传奇酒店见证过无数商业巨子的交易和决策。
酒店健身房位于顶层,落地窗外是纽约的天际线。
陈洛换上运动服推门而入时,健身房里几乎空无一人。只有角落的核心训练区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和肌肉绷紧的声响。
艾莉森·格雷正在瑜伽垫上进行平板支撑。
她的身体线条如同精心雕琢的大理石雕塑,每一块肌肉都绷紧到极致。汗水顺着额头滑落,在地板上晕开细小的水渍。她的眼神专注得可怕,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存在,只剩下与自己身体的对话。
陈洛在跑步机上开始热身,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股专注所吸引。
艾莉森完成一组训练后,起身拿起毛巾擦拭汗水。她注意到陈洛的存在,点头示意,然后走到器械区开始下一组训练。
深蹲架上的杠铃片数量让陈洛有些意外。
这不是一个啦啦队员应有的训练强度。艾莉森双手握住杠铃,深吸一口气,缓缓下蹲。她的背部保持笔直,核心收紧,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教科书级别。
陈洛停下跑步机,走到休息区坐下。
艾莉森完成训练后,端着水杯走过来。她的脸上没有普通女孩运动后的疲惫和狼狈,反而有种淋漓尽致后的舒畅。
“老板,没想到您也喜欢在这个时段训练。”
陈洛递过一瓶运动饮料。
“刚从底特律过来,需要活动一下。你的训练强度很专业。”
艾莉森接过饮料,拧开瓶盖喝了一口。
“习惯而已。身体是一切的基础,不能让它成为拖累。”
她从随身的文件袋里拿出一份报告,递给陈洛。
“正好遇到您,东海岸的推广方案已经完成初稿了。”
陈洛接过报告翻阅。
文件厚达三十多页,从市场分析到媒体策略,从目标人群定位到预算分配,每一项都详细到令人咋舌。艾莉森不仅考虑了传统媒体的曝光率,还深入分析了纽约、费城、波士顿等城市的消费者心理和购买习惯。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很专业。”
陈洛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艾莉森在对面的长椅上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
“我之前在哥伦比亚大学修过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数据是从尼尔森和皮尤研究中心购买的,然后根据森林狼队的品牌定位进行了二次分析。”
陈洛放下报告,认真打量着眼前这个女人。
艾莉森的五官精致得近乎完美,但那双眼睛里透出的东西远超外表。那是一种克制的野心,一种对成功的渴望,被深深地压在冰冷的外表之下。
“你为什么选择做啦啦队员?”
陈洛的问题直接而尖锐。
“以你的能力,在任何商业公司都能找到更好的职位。”
艾莉森的嘴角微微上扬,那个弧度带着一丝嘲讽。
“因为我想站在胜利者的舞台上。”
她的手指轻轻摩 挲着水瓶,声音平静得没有任何波澜。
“商业公司的职位是稳定,但也是束缚。我需要一个能让我接触到真正权力核心的平台,一个能让我看清楚成功者如何运作的舞台。”
她抬起头,那双冰蓝色的眼睛直视着陈洛。
“任何舞台,都可以是起点。我只是想在一个胜利者的团队里,看看最高处的风景。”
那双眼睛里闪烁的东西让陈洛微微一怔。
这不是普通的职场抱负,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野心。艾莉森就像一座冰山,表面冷静克制,但海面下隐藏着足以撞沉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能量。
健身房的门被推开,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克洛伊·约翰逊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来。她的左脚还缠着厚厚的绷带,每走一步都能看到她脸上闪过的痛楚。但她的表情依然明媚,那种阳光般的笑容从未因伤痛而褪色。
克洛伊看到陈洛和艾莉森坐在一起,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失落。
那种失落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被标志性的笑容掩盖。她挪动着拐杖走过来,在陈洛身边的长椅上坐下。
“老板,没想到您在纽约。”
克洛伊的声音里带着惊喜。
“我刚做完物理治疗,医生说恢复得不错。”
陈洛的目光落在她缠着绷带的脚踝上,眉头微皱。
“伤势怎么样?不要急着恢复训练。”
克洛伊连忙摆手。
“没事的,真的。医生说再过两周就能拆绷带了。我现在每天都做康复训练,很快就能回到球场。”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孩子。
“我不想错过太多比赛,球队现在这么强,我想为大家加油。”
陈洛拿出手机拨通了私人医生的号码。
“安排一下,今天下午给克洛伊做个全面检查。我要最详细的伤情报告和恢复方案。”
克洛伊愣住了,眼眶有些发红。
“老板……”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您真的不用这么麻烦,我……”
陈洛抬手打断她。
“你是森林狼队的一员,照顾好队员是我的责任。”
他的语气平静但不容拒绝。
“伤病这种事不能大意,必须确保完全康复才能恢复训练。”
克洛伊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
她用手背胡乱抹了抹脸,笑容重新绽放。
“谢谢您,老板。我会好好配合治疗的。”
艾莉森静静地坐在一旁,眼睛观察着这一切。
她看到克洛伊眼中的感激和依赖,也看到陈洛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这种情感的流露让她有些不解,也有些羡慕。
“老板,我先去准备晚上的商业会议资料了。”
艾莉森起身,拿起自己的文件袋。
陈洛点点头。
“辛苦了。方案很不错,照这个方向继续推进。”
艾莉森转身走向门口,手已经按在门把手上时,她突然回过头。
“老板。”
她的声音依然平静。
“热情虽然耀眼,但只有冰山,才能撞沉泰坦尼克号。”
那句话在空气中回荡,留下无尽的余韵。
艾莉森推门离开,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克洛伊有些不解地看着她的背影,又转头看向陈洛。
“老板,艾莉森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洛没有回答,只是站起身望向窗外。
纽约的天际线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这座城市永远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野心和欲 望。有人用热情燃烧自己,有人用冷静撞沉对手。
而他需要的,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人。
无论是冰山还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