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八一说:“你说的话学问太深了,我听不大明白,只听清了你的意思是人要知道感恩。在我们农村,大人一直教育孩子要孝顺老人、要知道感恩。”
田爱东接道:“孝就是感恩。咱们华夏人都知道《二十四孝》,里面的二十四个故事体现的全是感恩的思想。无论是孝感动天地的虞舜、为躺在床榻上的母亲亲尝汤药的汉文帝这样的帝王,到芦衣顺母的闵损这样的平民,都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深怀感恩之心。
这样的思想贯穿着几千年华夏文化始终,华夏几度被侵占而不灭国,现在有些国家换了新花样,利用互联网,雇佣写手,否定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否定我们历史上的英雄,逐步摧垮华夏人的文化自信心。”
田爱东并不是小题大作。那几年,我们从历史上的英雄到现代国内外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几乎都有人写文章予以否认。
将曹八一老人送走后,田爱东在太宁日报上写了一篇新闻述评《隐功老英雄受辱的深思》。
文中写道:“几天前在市荣军招待所的门前,本报曾经报道过的隐功几十年的老英雄曹八一遭到了五名年轻人的围堵、攻击、辱骂。其中一名姚姓青年推了老英雄一把没有推倒后,喊着同伴集体围殴老英雄。
关键时刻,荣军招待所唐进军副所长赶到阻止了五人的行动,并将老英雄护送到招待所内。
姚姓青年在唐副所长走出老远后在他后面喊,‘你的副所长当不了几天’。
虽然姚姓年青的父亲是荣军招待所上级单位的主要领导,但曹老英雄和唐副所长都不相信他的话会变成现实。
事情仅仅过去了两天,唐进军的副所长真的被免掉了,改成了荣军招待所从来没设过的协理员。
免职的理由是荣军招待所的副所长职数超编。
据悉,唐进军是部队副团职干部转业,在三个副所长中排序第一,并且是带着职数指标安置了现职。
从姚公子喊出‘你的副所长当不了几天’到唐进军被免职是两天多一点,这可能是巧合,但知道姚公子骚扰老英雄这一事件的人却忍不住把这两点联系在一起。”
文章的后面就是记者对事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作了评论,评论的主题没有离开感恩之心的失却这一中心主题。
文章的主题比较深奥,需要人们慢慢消化,这篇文章在社会上震动最大的是唐进军被免职。省里的主要领导在文章标题的上方空白处签字:
“老英雄被无良青年骚扰固然可悲,但更可悲的是主持正义的基层干部却被无故免职,请纪检、组织部门对这一事件联合调查,如果文章内容属实,对那个姚姓青年的父亲采取必要的纪律措施和组织措施。
此外,公安机关对骚扰老英雄的事件进行调查,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够上拘留的予以拘留——生活在当今社会,对老一辈军人毫无感恩之心,是我们从家庭到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严重缺失。”
周胜利有田爱东的联系方式,看到文章后迅速打电话给他,询问曹八一有没有被伤到、气到。
田爱东说:“他对自己的事没有多么在意,在意的是唐所长被免职,他当时对我讲打算来找你,我说唐所长被免的职务是副科级,你那么大的领导不方便过问他职务被免的事。
我也考虑过你在太宁当市长,我写太宁市的负面报道对你不好,但又觉得唐所长的问题不解决,曹老英雄还会找你,你过问不过问都不好,所以没与你商量就把稿件发了。”
周胜利说:“我给你打电话没有责备你的意思,你的确是给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曹老英雄是我们发现并且宣传出去的,我们有责任维护他的声誉,保护他的安全,像唐进军这样正直的同志也不能受到伤害。
的确,对这两件事我都不方便出面。我还要代他们二位感谢你主持正义。
同时,你也要有个被批评、要求写检查的思想准备——虽然你的稿件在事实上没有问题,但我估计我们市的王书记会对你写太宁市的负面新闻不高兴,利用他省常委的身份给省wei宣傳部和报社施压,对你进行批评。”
周胜利对市wei书记王晓臣在这篇文章上的反映程度还是估计轻了。
王晓臣看了这篇文章后立即打电话给宣傳部長齐国栋,“到太宁日报社查一查那个叫田爱东的是不是他们报社的记者。”
齐国栋说:“我认识田爱东,他是太宁日报记者部的副主任,文字功底很深,擅于写长篇报道,咱们市里那个隐功不报的老英雄曹八一的事迹就是他最先报道的。”
听到的全是对田爱东的赞誉之词,王晓臣不高兴地打断了齐国栋的话,“他与我们太宁市有什么矛盾吗?”
齐国栋感到莫名其妙,“据我们宣傳部的了解,没有什么矛盾。”
“没有矛盾他为什么要写文章揭太宁市的疮疤?”
“王书记是说的《太宁日报》上今天刊登的田爱东写的那篇稿件吧?”
“你觉得他那篇稿件是给太宁市唱赞歌的是吧?”
王晓臣没有好气地打断他的话。
他一直觉得这个宣傳部長政治敏感性太差,思想老是跟不上自己的节奏,一直想着把他换掉,但苦于两点:一点是市wei常委是省管干部,自己只有建议权,二是目前没有合适的人选。
给齐国栋打了一个电话,他心里的火气更大了,又给张久妹打了个电话,对《太宁日报》记者田爱东的文章明确表示了不满:“那个姓田的还是不是党报记者?不知他代表谁写稿?”
张久妹因为省级媒体对及宁市的报道与王晓臣正面交锋数次,已经掌握了应对他的办法:他上来说话冲,你必须比他更冲,在气势上压住他,不然他居高临下不断下达指示。
她语气不冲,但话中的内容却丝毫不软:“我们省wei宣傳部管的是全省宏观上的宣传工作,不管负责新闻单位的每个从业人员的管理,你这两个问题可直接问报社。”
以温和的语气说出硬气的话,是富有交涉能力的人的一贯作风。
王晓臣在这位资历比他老、排序在他前面的常委面前碰钉子不是一次两次,只好把语气放软:“老大姐误解了老弟的意思,我是想着向老大姐反映田爱东今天在《太宁日报》上刊的稿件有问题。”
张久妹说:“你让市wei宣傳部把稿件存在的哪些问题写个报告,我给批转到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