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目光灼灼,紧紧的盯着陈俊卿,在陈俊卿的脸上逡巡,似乎是在寻找他想要的答案。
这陈俊卿,倒是气度不凡,丝毫没有怯场和慌张的神色。
陈俊卿沉吟了片刻之后,终于组织好了语言,回答曹操的这个问题。
“陛下,那臣就帮云儿哥解释疑惑了。”
“先说这凌烟阁,这凌烟阁是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命画工阎立本画像,记下的大唐开国24位名臣!”
“其中谋臣、武将皆有排名,是唐太宗有功必赏的特殊象征,让当时的大唐群臣,都以能够进入凌烟阁为荣。”
“当是时,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太尉长孙无忌、宗师名将李孝恭、战无败绩的帅星李靖、玄武门之变逆转局势的秦琼、张公瑾、尉迟恭、佞于隋谏于唐的魏征,全都赫然在列!”
“所以这凌烟阁,是大唐人才济济一堂的象征,也是大唐以武立国的雄心壮志。”
陈俊卿的话,让小岳云的心中,忍不住升起了一丝激荡。
原来这凌烟阁,是大唐名臣的榜单啊。
能够进入凌烟阁的,都是大唐朝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平素最爱听的就是说书先生讲书,而那说书先生讲的人物中,秦琼、程知节、尉迟恭等人是最多的。
所以一听陈俊卿提起这些人的名字,他就尤其的兴奋。
此时的他,听到凌烟阁的作用,再联想到王玄策这个人名,顿时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似乎想到了什么?
“我知道了,这王玄策,是不是也立了大功劳,却没有办法上凌烟阁?”
岳云这么快反应过来,让曹操和陈俊卿都忍不住赞许的看了他一眼。
这岳云,脑筋倒是很快,居然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陈俊卿也不卖关子,继续说道。
“云儿哥,猜的不错,这王玄策,虽有一人灭一国的功劳,但是却无法上凌烟阁,成为了大唐的遗憾之一!”
“因为大唐的开国群臣,实在是太耀眼了,每一个人,都有灭国之功,在大唐,没有灭国之功劳的人,都不好意思和别人夸耀自己的战功!”
“这王玄策,曾四次出使天竺,在第二次出使天竺的时候,天竺发生叛乱,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并对大唐使臣出手,俘获王玄策等 30余唐使。”
“王玄策星夜逃出,于吐蕃和泥婆罗借兵,攻破茶镈和罗城,并把叛王阿罗那顺押解长安献俘,获赞一人灭一国的美誉!”
“然而就是如此功劳,都无法挤 入凌烟阁,令人唏嘘!”
岳云听后,也忍不住喟然长叹。
怪不得刚才义父曹操说,不会让岳云做那王玄策,原来是这么个原因啊!
可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大宋也没有凌烟阁啊?
于是岳云继续抱着曹操的胳膊,撒娇的说道。
“义父,你如果也想建一个凌烟阁的话,那一定要把我岳云的画像挂上去,毕竟咱岳云也是有灭国功劳的人嘞!”
曹操把手抽出来,摸了摸上面的哈喇子,拍了拍岳云的脑袋。
“好好好,孤还真打算建立一个大宋的凌烟阁,把功臣的画像都画上去,嗯,不如就取名叫做云霄楼吧!”
曹操说完此事,又把目光看向了陈俊卿,对陈俊卿的表现,十分的满意。
他沉吟了一下,做出了些许安排。
“应求啊,你博闻强识,深得吾心!”
“孤现在有一个心事,正好要与你说一下!”
“我大宋取仕,多是通过科举,然而这其中也有不少的弊端,因为教育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大多把持在世家门阀的手中!”
“这些人,朋党亲友把持命脉,让寒门子弟根本没有晋升的机会!而且他们这些门阀世家的子弟进入朝中之后,会继续结党营私,让这种党派林立的情况,永远无法得到缓解!”
“这些人,一旦形成党派,就会对孤的治理形成掣肘,上交给孤的消息也是真真假假,很多事情甚至都无法让孤辨清真伪!”
“所以,孤打算打破这个僵局,让我大宋的教育资源,获得平均的分配,让寒门子弟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陈俊卿的精神猛然一震。
讲实话,他就算是寒门子弟之一,没有门阀的庇护,就算是才学惊世,也难以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除非当时他愿意依附万俟卨秦桧等人,不然根本不可能在科举中出头。
于是他忍不住插嘴问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
曹操微微一笑,双目之中,透出一丝期盼的神采。
“应求你应该猜到了,我是想着向全天下的门阀宣战,让我大宋的子民,全都接受教育,学会识字格物的道理,让这教育资料不再成为少数人手中的工具!”
“如今这印刷术已经成熟,印刷书籍的成本非常的低廉,若是组建学堂,让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学习各种知识,我大宋的识字率会迅猛上升!”
“十年二十年后,我大宋便无人不识字,人人可读书,他们懂得大道理之后,我们可以从中取仕,而且取消荫补,全凭真本事通过科考......”
“应求啊,你能想到孤所说的那个场景么?”
“所以孤想让你,编纂一部从三岁牙牙学语的蒙学,到及冠之年的经学全部教材,让我大宋之子民无论男女,都可享受到免费的教育.......”
曹操给陈俊卿,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未来。
陈俊卿知道曹操这是给他用望梅止渴的大饼技法。
但是他就是忍不住激动了,忍不住想要高声呐喊,对着曹操跪拜!
这哪是皇上啊,这是圣人啊!
能够想到这一层的人,伟大之处已经不必多说。
这得多么大的胸怀,才能让自己的子民,享受免费的教育啊!
“臣,定不辱使命!”
陈俊卿的才学,自是不必多说,但是想要涵盖十几岁的年龄跨度,又要做到能让适龄人学以致用,确实需要一番仔细的推敲考量。
曹操既然这么说,以前的蒙学经学肯定是不打算用了。
而且曹操主导了工业革命,在这场工业革命中,算学、格物学、化学这些特殊的学科,已经悄然盛行。
那么他就要从此下笔,把相关的知识,融合分类,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