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卿从曹操那里领了任务之后,夙夜赶工。
虎思翰耳朵此时已经被攻克,曹操从内地移民过来,重新建设这里,并把这里重新更名为碎叶城。
碎叶城曾是大唐西域都护府的治所,改为这个名字,也算是正本清源了。
在这段修整的时间中,陈俊卿通过宋时行报纸刊登的各种知识,加上大宋目前发展继续拓展的学科分类,将所有的知识,分成了以下几大学科。
《地理》、《格物》、《算学》、《化工》、《史学》、《国学》、《医学》、《工学》。
地理讲述的是大宋幅员万里的山川地貌水文地质,以及风俗俚语。
格物、化学、工学、算学,是现在工业的四大基石,拥有很强的相关性,陈俊卿之所以分开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探究各自的道理,可以更好的选拔专业人才。
至于其他的史学、国学、医学,是把经学分类整理,重新编纂成的东西。
这个创举,为大宋的免费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两个多月的时间,这套教学书籍,就被摆在了曹操的桌案上面。
曹操看到这套陈俊卿呕心沥血写下来的书籍,心中也有豪情翻涌。
因为这套教材书籍,真的是从简到难,从浅到深,对于每个学科的分析都鞭辟入里。
最主要的是,这教材,并不枯燥,其中有很多举例和趣味性的发散性题目。
就连曹操这种博览群书的人,看到这教材之后,也忍不住深深的着迷,想要一直看下去一探究竟!
“应求啊,你受苦了!为了写这套书籍出来,你的头发竟然都白了,真是让人心疼啊!”
陈俊卿却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对梦想的执着。
“陛下,您的宏图伟愿,能够让应求参与进来,已经是对我陈俊卿最大的恩赐了。”
“现在臣总算不辱使命,把这套教材完整的编纂了出来,也算是为我大宋增砖添瓦了!”
“不仅如此,我还为这套教材写了一篇序言,打算刊登在宋时行报上面!”
序言?
曹操接过陈俊卿手中的文章,只见上面的蝇头小楷,端正又不失力道,有种逼人的英气透纸而出。
“大宋少年说?”
“大宋之盛世,乃少年之盛世,今帝王兴教育,则百姓享荣光!”
“欲言国之盛者,请先言少年之强。大宋之少年,有智则国智。大宋之少年,有勇则国强。大宋之少年,有义则国义。大宋之少年,有信则国信。”
“.......“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
“美哉我大宋少年,与国同辉;壮哉我大宋少年,与天不老........“
通篇骈体文,流畅无比,朗朗上口,激情昂扬。
曹操看过一遍之后,竟然能够轻易的复述上来。
曹操顿时大为惊奇,连声称赞!
“好好好!”
“这大宋少年说,正适合作为我大宋教育的开智序言,其中举出的岳云和牛通的例子,就很好嘛!”
“这两个人,原本也不爱学习,但是在见识到知识的力量后,竟然变得敏而好学,这例子生动活泼,很值得推广!”
在曹操的推波助澜之下,大宋少年说,作为曹操开启免费教育的先锋号,直接刊登在了宋时行报纸上。
这篇文章一出,顿时让大宋朝野内外,都震惊不已。
要知道,开篇点题的那句话,实在是威力太大了!
简直比云爆弹带给人的震撼都要大!
尤其是开封城中,那些坐享其成的门阀世家和新崛起的党派魁首们,忍不住坐在一起,商议此事!
“荒唐,实在是荒唐啊!什么叫今帝王兴教育,则百姓享荣光?免费让那下下民贱民进入学堂,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如此一来,我们把持的科举渠道优势,就会荡然无存了!要知道我们这些门阀世家之所以可以代代出能臣年年能荫补,都是因为我们掌握着教育的资源!
可是现在陛下这么一搞,我们居然要和那些普通人竞争,压力陡增!压力陡增啊!”
“有没有什么办法,阻止兴修学堂?陛下这么做,就是在断我们的根,他不仁我们便不义,决不能坐以待毙!”
“现在陛下重武,对我们这些文臣本就不待见,如果惹出事来,我们怕是吃不了兜着走啊!你们看看吴越的钱家,洛阳的富家,广南东路的周家,教训难道还不够么?”
“此言差矣,他们之前,那是单打独斗翻不起什么浪花,现在陛下的屠刀已经落下来了,我们又岂可坐以待毙。
依我之见,我们也仿照宋时行报想,兴办一个大宋世家报,专门把相关的情报传递给大宋所有的世家,让所有的世家联合起来,推翻赵桓的暴 政!”
“对,就是暴 政!世家才是良家子,那些肮脏的贱民绝对不能让他们爬上来和我们一起分食天下的利益!”
“就按诸位所说的办,我们世家不能轻辱,赵桓这就是自寻死路,既然他这么着急自掘坟墓,我们这一次,必须要做的彻底一些,决不能让他再像上一次一样,从金人的手中恢复元气........”
这些世家门阀之人,在朝中并无显赫职位,但是却在朝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他们的人,把持着很多关键的职位,只要他们撂挑子,整个大宋的运转,都会出问题。
当年曹操这么强势,在京师被围困的时候,也没有敢彻底撕破脸皮斩杀所有世家,就是顾虑到了这一层。
因为整个朝堂之上,半数以上,都是世家之人,甚至包括一些忠臣。
要对付他们,代价实在太大了。
而曹操这一次想要兴办教育,已经彻底触动了他们的逆鳞,这一场反扑,来的尤其的强烈。
建元二年的大宋,已经入冬。
在这猎猎作响的北风中,一场席卷大宋全国门阀世家的重大叛乱,正在悄然酝酿。
这些世家们通过大宋世家报相互勾连,在大宋各地奔走,想要推翻曹操的统治,抢夺曹操打下的江山!
而朱皇后的儿子赵谌,就是他们选中的接替者。
赵谌和赵桓的父子感情很淡,虽胸无点墨,但是却想着早早的登基做皇帝。
此时被这些世家门一怂恿,顿时以太子的身份,开始迅速的扩张实力,甚至收买战将和能臣,要造他老子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