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市局,已经是傍晚。排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彭欣力那边很快有了初步反馈。
“保安队一共十二个人,排查下来,大部分背景清楚,案发时基本都有同伴证明在岗或在宿舍。”
“但有一个人,叫陈佳斌,表现有点怪。”
“这小子在锦绣家园干保安快两年了,平时话不多,看着挺老实。”
但最近几个月,他特别‘勤快’,尤其喜欢在门岗值夜班,对业主的车辆进出时间记得特别清楚,还爱跟同事们聊天,动不动就聊谁家出差多久啊、家里有没有人啊之类的。”
“主要是案发当天,他正好轮休,没人知道他具体去哪了,光是这一点我就觉得很可疑。”彭欣力皱紧了眉头。
“陈佳斌…”陈默念着这个名字,感觉离核心近了一步。“维修组那边呢?”
“工程部负责锦绣家园的水电工有三个。”
“黄家明、李卫国、王强。李卫国和王强都是老师傅,案发时间段都有明确的上门维修记录在其他小区,或者就在工程部待着。只有这个黄家明…”
彭欣力表情严肃起来:“他是大学生,学电气自动化的,在物业算是高学历了。人看着挺斯文,但有点傲气,跟同事关系一般。”
“排查发现,案发前半个月内,三家失窃的业主,都曾因为各种小问题报修过,而且都是黄家明去处理的!
“维修单上他写的处理结果都很简单,‘线路松动’、‘接触不良’,很快就解决了。”
“黄家明!”陈默和小刘对视一眼。现场发现的细微撬痕,加上他精准的“踩点”记录,嫌疑急剧上升。
“垃圾清运呢?”汪军追问。
“负责锦绣家园垃圾清运的,是‘快洁’公司的一个固定司机,叫张外龙。这人四十多岁,有盗窃前科,坐过几年牢。平时沉默寡言,开一辆老旧的封闭式小货车。”
我们侧面了解,他经常去一家小棋牌室玩,输赢不小。”
彭欣力眼神锐利,“更关键的是,我们调取了他垃圾车案发后几天的行驶轨迹记录,发现他在运完垃圾后,有几次没有直接回公司或垃圾场,而是绕道去了城西一个比较偏僻的、没有监控覆盖的旧货市场附近,停留时间不短。”
陈默脑中那根链条瞬间贯通:保安陈佳斌负责精准锁定目标业主的“空窗期”;电工黄家明利用上门维修的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踩点,摸清贵重物品位置,甚至可能利用专业技能对某些安防措施做手脚。
最后,由有运输便利且不易被怀疑的垃圾车司机张外龙负责实施盗窃和转运赃物!赃物很可能就藏在那辆封闭的垃圾车里,运出小区后再择机转移。
“汪局,目标基本清晰了:陈佳斌、黄家明、张外龙。这是一个利用物业身份做掩护,分工明确的三人物业盗窃团伙!”陈默语气肯定。
汪军精神大振:“好!锁定目标就好办!彭欣力,立刻部署抓捕!分三组同时行动,务必人赃并获!注意,黄家明可能有电工工具,张外龙的车是关键物证!陈佳斌在宿舍,相对容易。行动要快、要准!”
“是!”彭欣力立刻转身去安排。
“陈默,你跟着彭欣力,参与抓捕黄家明。你对他可能更了解。”汪军对陈默说道。
抓捕行动在夜幕掩护下展开。
第一组顺利在物业保安宿舍将还在睡觉的陈佳斌按在床上。面对突然出现的警察和冰冷的手铐,陈佳斌脸色煞白,身体抖得像筛糠,几乎没怎么反抗就瘫软了。
从他枕头下搜出一个硬壳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锦绣家园几十户业主的车辆牌号、大致出入规律、甚至备注了“常出差”、“家里有老人保姆”、“疑似收藏”等信息!
铁证如山。
第二组扑向张外龙的家。他刚准备出门去棋牌室,在家门口被堵个正着。
张外龙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凶光,下意识想反抗,但被几名刑警迅速制服。
在他家里没搜到大量赃物,只找到少量现金和一块来历不明的女式手表。
关键是他的车——那辆封闭式垃圾清运车。刑警们仔细搜查,在车厢内侧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发现了一个经过巧妙改装的夹层暗格!
里面空空如也,但残留着一些首饰盒的绒布碎片和几根不同颜色的细线,与失窃物品的包装特征吻合。张外龙看着暗格被打开,面如死灰。
第三组由陈默和彭欣力带队,直奔黄家明租住的单身公寓。
敲门,里面传来警惕的问话:“谁?”
“物业工程部的,楼下说你家卫生间可能漏水,影响楼下,我们上来检查一下。”彭欣力反应很快,用了个合理的借口。
里面沉默了几秒,传来门锁转动的声音。
门刚开一条缝,彭欣力和另一名刑警猛地撞开,陈默紧随其后冲了进去。
黄家明穿着睡衣,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他显然没料到是警察,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但瞬间就恢复了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嘲讽:“警察?有事?”
“黄家明,跟我们走一趟,协助调查锦绣家园盗窃案。”彭欣力亮出证件。
“盗窃案?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可是守法公民。”黄家明摊摊手,语气镇定。
“有没有关系,回去再说!”彭欣力示意手下上前。
就在这时,黄家明猛地后退一步,右手迅速从睡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类似螺丝刀但头部尖锐的工具,抵在自己脖子上,眼神变得疯狂:“别过来!再过来我就捅进去!你们凭什么抓我?证据呢?”
房间气氛瞬间紧张。黄家明背靠着墙,手里的工具紧紧顶着颈动脉,青筋暴起。
陈默冷静地看着他,往前走了一步,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黄家明,大学生,电气自动化毕业,脑子聪明,心高气傲,对吗?想赚快钱?”
黄家明眼神闪烁了一下,没说话。
“你觉得你做得天衣无缝?利用修电路的机会,在业主家踩点,记下贵重物品位置,甚至用你那点小聪明,在插座面板上留下记号,方便同伙找到暗格?”
“工具不错,特制的吧?”
陈默的目光扫过他手中的尖锐工具,那东西的头部形状,和书房插座面板上的细微撬痕很吻合。
黄家明脸色微变,陈默的话像针一样刺中了他的要害。
“陈佳斌什么都招了。他那个记录本,写得清清楚楚。张外龙的垃圾车,暗格也找到了。人赃并获,你抵赖不了。”
陈默语气平淡,却蕴含着巨大的压力,“你现在这样,除了给自己多加一条妨碍公务、暴力抗法的罪名,还有什么用?想想你的学历,想想你父母!为了这点钱,把自己一辈子搭进去,值吗?”
黄家明握着工具的手开始剧烈颤抖,眼神中的疯狂被巨大的恐惧和挣扎取代。学历、父母…这些词击中了他内心最在意的东西。
“放下工具!”彭欣力厉声喝道。
黄家明喉结滚动,死死盯着陈默,又看看周围虎视眈眈的警察,终于,手一松,那尖锐的工具“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靠着墙,缓缓滑坐到地上,双手捂住了脸,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发出压抑的呜咽声。
“带走!”彭欣力一挥手,刑警立刻上前给他戴上手铐。
在黄家明的房间里,搜查出了部分未来得及处理的赃物:几件金饰、两块高档手表、还有一卷用绝缘胶带缠好的现金。
更重要的是,在书桌抽屉的夹层里,找到了一本他自己的“工作笔记”,里面不仅记录着各家电路的“问题”和“维修方案”。
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缩写,详细标注了踩点业主家中贵重物品的位置、品牌、甚至预估价值!其细致和贪婪程度,令人咋舌。
翠湖市公 安局审讯室。
陈佳斌是最先崩溃的。面对自己记录业主行踪的笔记本,他几乎没怎么抵抗,就哭着交代了。
他负责观察记录目标业主的出行规律,通过内部电话或者下班后见面,将“空窗期”信息告诉黄家明。
黄家明踩点确定目标后,会通知他,他再找机会,或者利用自己门岗的身份,为张外龙进入和离开制造短暂的空档。他得到的报酬最少,主要是现金,每次几千块。
张外龙面对垃圾车里搜出的暗格证据和棋牌室牌友的证词,以及陈佳斌的指认,也很快认罪。
他负责实施盗窃,利用对小区环境的熟悉和垃圾车进出不受怀疑的优势,在陈佳斌提供掩护的“空档期”潜入目标家中行窃。得手后,赃物藏入垃圾车的暗格,混在真正的垃圾里运出小区,再择机转移到安全地点。
他负责销赃,分得赃款的大头。
最难啃的是黄家明。最初的崩溃后,他在审讯室里又恢复了那种带着知识分子傲气的沉默和狡辩。
他承认自己利用维修机会进入业主家,但坚称只是“好奇”看看,没有盗窃。
至于那个特制工具,他辩称是“电工的常用工具”。对陈佳斌和张外龙的指认,他矢口否认,说他们诬陷。
直到负责审讯的彭欣力把那份他自己的“工作笔记”复印件拍在他面前,上面那些只有他能懂的符号旁边,清晰地对应着失窃物品清单。
陈默隔着单面玻璃,通过麦克风冷冷地提醒他:“黄家明,你书桌抽屉夹层里那卷现金的编号,和第三位失主报案时提供的、其家中失窃的部分新钞连号段,是吻合的。”
“银行取款记录就在路上。还有,张外龙转移赃物的那个旧货市场,有个老板已经指认,前几天收过一块男表,特征跟你笔记里描述的、从王先生家拿走的那块劳力士一模一样。”
“那老板记得卖表的人,虽然戴着帽子口罩,但说话斯斯文文,像读过书的,右手虎口有颗痣。”陈默的目光扫过黄家明下意识蜷缩起来的右手虎口。
黄家明身体猛地一僵,脸上最后一丝血色褪尽。他精心设计的、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堡垒,在确凿的证据链面前轰然倒塌。他颓然地低下头,肩膀垮了下来。
长时间沉默后,终于开始断断续续地交代自己的策划过程、踩点细节、以及如何利用电工知识在踩点时做手脚和规避可能的警报装置。
他承认自己才是整个团伙的核心策划者,陈佳斌和张外龙只是他物色和利用的工具。那份知识分子的傲慢,最终化为了对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懊悔。
至此,“锦绣家园”系列特大入室盗窃案告破。一个隐藏在物业内部的“鼹鼠”团伙被连根拔起。赃物大部分被追回。
汪军局长亲自送陈默回光明分局,同行的还有一辆小货车,上面装着承诺的电脑和崭新的数码相机。
“陈默,真有你的!”汪军用力拍了拍陈默的肩膀,满脸笑容,“这案子压得我喘不过气,你一出手,三天就给我捅破了!这思路真是绝了!东西都在这,回去好好武装你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