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两点,在一间荒废十几年的破败老宅里。
我正低头卖力的挖着东西,距离五米远的地方,还有几座才被我破了土的老坟。
“是真是假马上就清楚了,今天算是跟挖土杠上了!”
我自言自语的同时,挥锹的速度不减。
大脑不断回忆着梦中爸妈的话,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可能我的生活会从此刻开始改变。
依稀记得这棵石榴树、还是在我二岁时,爸爸和大伯亲手种的。
经过二十年的岁月洗礼,可想而知它的根系是有多错综复杂。
好在我还有一把子力气,碰到不好挖的树根直接铲断,然后连同泥土一起抛出。
三十多分钟后,锹头突然传来异样的触感,像是铲到了团棉花一样。
我赶紧停止动作,蹲下来用手去摸,随着锹头的离开,坑边的土又流了下去,我只好用手一点点将土捧开。
等清理的差不多了,我再次伸手去摸,这回被我摸到了,土里埋着的东西像是个布包。
我用力一拉、那东西一动没动,稍作调整后,我咬着牙再次发力。
不负所望那东西让我连土带泥,从坑里硬生生拔了出来。
定睛一瞧、果然是个布包,并且那颜色样式我很熟悉。
“我靠…看来梦是真的、爸妈说的没错,这下面果然被师父埋了东西。”
这一刻我的想法迅速发生转变,鉴于之前师父所说,加上回村后的遇鬼经历。
让我不得不相信,原来这个世界上鬼是真实存在的。
‘人归人鬼是鬼,做人要清心中鬼,如若人死棺中坐,不是鬼来也是鬼…’
师父的声音再次出现在我的脑子里,他的这些小词多如牛毛。
每次我问他这是哪里学的,他总会笑着说,这是他师父从他师父的师父那儿学的,而他师父的师父…
然后就会陷入无限循环,当时我只以为是他为了哄我瞎编的。
现在看来、这些词可能真有些来头。
我将布包带回屋里,借着蜡烛光抖搂干净上面的土,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
这款卡其色的帆布包,是每次师父干活时必备的东西。
用来存放随身物品和工具,并且是师父专门找人做的,全世界仅此一款。
看着鼓鼓囊囊的布包,我深吸口气、好奇师父在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为了看的清楚、我又点了根蜡烛。
三下五除二解开布包绑绳后,我迫不及待的将包里的东西取了出来,放在火光下仔细一瞧。
“嗯?这不是师父守棺时穿的工作服吗?不会折腾半天就挖出件衣服吧。”
我大为疑惑、赶紧又翻了翻布包,遗憾的是里面什么都没有了。
愣了一分钟后,我将视线重新放在那件衣服上。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色的服装,我们守棺人也不列外。
并且听师父说、我们这件黑麻布的短袍,是从古代一点点演化而来的,历史悠久意义非凡。
讲了这么多,突然想起来、守棺人这个特殊职业,还没有给各位解释的很清楚,这里就大致说一下。
所有你不了解的事情,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复杂和神秘,其实守棺人的初始意义就是守护棺材的人。
这里的棺分两大类、活棺和死棺,活棺是指躺死人的棺,意为人死为生、九泉得活。
死棺就简单了,棺材铺里还未出售的,叫做个活木已死、静待人亡。
守着这两种棺的人都可以叫守棺人,但是是两个派系,也为供给关系、且互相依存,少了谁都不行。
搁以前守死棺的泛指棺材铺老板、以及一些职业造棺人,守活棺的就比较散了,宗祠、义庄、军队、府衙等,甚至皇宫都有正经道士专门客串。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守棺人渐渐发现、在这行干的久了,自身体质会发生一些改变,能感知到鬼魂的存在。
此事一经传播,迅速让守棺人成为了众矢之的,变成了个让普通人感到极其晦气的职业。
但死人的钱永远比活人的钱好挣,一些不愿放弃的守棺人便去寻求破解之法。
道士、和尚、神仙鬼怪,只要能有应对办法。
这些人就花重金学,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你要是说这都是以前了,现在人死都是火化,哪里还会用什么棺材,这行应该早就名存实亡了吧。
那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错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守棺人也在与时俱进的改变着。
要还是不信,可以搜一搜这几个关键词,最后的守棺人、苗族洞葬、守护567具棺材。
再偷偷告诉你,医院、火葬场、殡仪馆、墓地和一些偏远地区。
甚至是国外都有我们的影子,人数虽大不如从前了,但仍旧活跃在世上。
当然、这些都是师父告诉我的,你要硬杠说这都是假的,那我只能很真诚的回答,你对你有理!
啰嗦的有点多了,各位见谅!咱们言归正传,重新回到故事里昂!
布包里的这件黑布短袍、并没有因长时间埋在土里而受潮腐坏。
反而显的很有光泽,一眼看上去干净整洁,跟新的一样。
这引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伸手摸了摸,质感很好,想必用的是上好的布料。
我伸头闻了闻,一点味道没有。
我不信邪、把短袍拿起来,两手一用劲、把袍子展开,与此同时一件东西从里面掉了出来。
由于屋里能见度低,我没看清掉下来的是什么东西,但心里还是一喜,暗道师父埋的果然不仅仅只有一件衣服。
那东西不小,我一蹲下来就摸到了,拿起一看、居然是一本书。
凑到蜡烛下仔细再一看,封面上用毛笔写着棺经两字。
“啊哈!师父这是留个宝贝给我啊!”
我乐得叫出了声,激动之余赶紧把书拿到眼前仔细观察,想确认一下这书到底是不是古书,谁知封面一侧的小字让我瞬间石化。
1996年老六出版社出版,我翻开第一页摸了摸纸张,心彻底死了,这书跟那时候大街小巷地摊上卖的盗版书一模一样。
一段我最喜欢的电影片段,瞬间在脑子里出现。
大街上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正边走边嗦着棒棒糖,突然、一个破衣烂衫的老乞丐拍了拍男孩肩膀,男孩一转身,老乞丐瞬间拿出五本标价两分钱的武功秘籍,意味深长的对男孩说…
大无语的同时,我将书随意翻了翻,一个信封从中掉落,不巧的是那信封直直砸在了蜡烛上。
好在我眼疾手快,在信封被烧着前将其抢救回来。
看到信封上九烛亲启四个字,我感叹师父终于是留件像样的东西了。
此时屋里还剩一根蜡烛,掉在地上的那根我就没管,拿起信封找了个舒服的位置。
坐好后把信封拆开一看,里面的内容让我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