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廖尔地区被苏军猛攻时,南线德军的进攻却并不顺利。
曼施坦因继续进攻的计划没有顺利实现,他的军队被迫回到原来发动进攻的阵地上。
曼施坦因在指挥所面色沉重,不断思考着德军的出路。
林逸站在不远处看着
“只能取消进攻了……”美术生做出这个决策时也是犹豫良久。
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作战计划就这么破产了。
库尔斯克北部的局势日益恶化,哪怕美术生再不情愿,也只能做出这个决定了。
否则德军将蒙受更大的损失。
游戏时间7月17日,库尔斯克北部的德军开始后撤,到23日,双方基本恢复了交战前的态势。
【德军真是大不如前了……】
【为什么感觉这不是德军的全力啊,不应该啊。】
【光是取消进攻,还没允许后撤呢,估计还要再打。】
【这个情况,后撤是早晚的事情了。】
而让美术生头疼的不光是这次被他寄予厚望的进攻破产,让他大为头疼的更是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
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
到了7月25日,意大利的那位已经下台,意大利退出战争醵诊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
美术生不得不面临东西线作战。
他需要从东线抽调兵力去意大利,而奥廖尔突出部位的德军也面临被苏军合围的危险。
在这样的局面下,顽固如美术生,也最终同意弃守奥廖尔。
并且把第2党卫装甲军调去稳定意大利的局势。
【什么意思?意大利不打了?】
【什么情况,这是被怎么了?突然轴心国就少了一个?】
【一眼那意大利就不靠谱。】
【德军又要分兵,哎……】
林逸用他自己的账号在弹幕上发了一句,“关于意大利的问题,后面会有详细解释。”
这才让观众把注意力又挪回了德国的战局。
奥廖尔的失守已经板上钉钉。
德军只能想办法撤的时候,给苏军多造成一点损失。
缶7月31日德军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线撤退,德军在撤退途中实行残酷的焦士政策。
掳走居民,毁掉庄稼,运走所有的物资。
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奥廖尔变成废墟。
在德军纵队撤离时,却需要面对天空中苏联空军的轰击。
克里莫夫引擎声在天空中咆哮。
机炮和机枪声不停。
苏军在空军补强后,在正面战场上,终于打出了曾经德军打出过的操作。
空军追击撤退的敌军。
8月1日至5日,苏联空军第15、16集团军出动飞机9800架次。
他们疯狂地轰炸德军撤退路线上的铁路列车,道路交叉点,桥梁,渡口和运货的汽车队。
一波空袭过后,撤离的道路上到处都是燃烧的汽车,坦克,大炮还有德国官兵的尸体。
【没想到德国也有这一天啊,两年前,是德国追着苏军这么打,现在倒是反过来了。】
【今时不同往日啊……】
【德国空军是不是分兵去支援意大利了,要不怎么会失去制空权呢。】
【不知道,但多半是。】
【确实,感觉德国空军到后面力道突然变小了。】
8月5日,苏军就攻克了德军撤离的差不多的奥廖尔。
城内德军没来得及掳走,或是没准备掳走的,侥幸活到今天的居民兴高采烈地迎接苏联士兵。
他们没有别的欢迎方式,只能站在还能分辨出的道路两边,夹道欢迎。
而在南线,曼施坦因一脸愁态。
此时他们也面临着苏军的反攻。
在德军几日的进攻没有效果后,苏军暴雨般的反攻就来了。
曼施坦因现在知道自己之前低估苏军的实力了。
没有时间懊悔,他只能不断下达命令。
但是这大势就如同海中潮水,浪涛惊天。
在南线,苏军的初次反攻确认在8月3日,以七年战争中俄国名将鲁缅采夫的名字为作战代号。
这次进攻的苏军总计有90万人和2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而这个方向上的德军只有18个师,其中有4个坦克师,总兵力约30万人。
苏军拥有绝对优势!
【局势已经完全反转了!苏军现在在正面已经拥有绝对优势了。】
【就等着逐步解放苏联了。】
【这次反攻应该是稳赢了,但是对面的指挥官是曼施坦因。】
【什么样的战略能拿18个师打90万人?】
8月3日,沃罗涅什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在西南方面军的协同下,对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上的德军发起反攻。
凌晨5点,苏军的近万门大炮齐鸣。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到德军阵地上。
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
秋风和清小青作为坦克兵,虽然没有直接被炮火轰击,但也被这喀秋莎火箭炮密集的火箭弹吓破了胆。
密集的炮弹倾泻是二战最纯粹的火力倾泻。
在密集的炮弹后,苏军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
在炮击中幸存的德国士兵无力阻挡苏军的坦克,第一道防线很快被突破。
经过一天的战斗,苏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德军纵深推进了10到15千米。
德军的反抗在指挥下异常顽强。
苏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德军缠住,进展缓慢。
至8月5日苏第1坦克集团军攻占鲍里索夫卡,切断了德第255、第332步兵师和第19装甲师的退路。
德军面对包围的威胁,但仍然拼命抵抗。
趁着士兵们拼命抵抗的时间,曼施坦因将他手下的德军主力撤往了哈尔科夫。
曼施坦因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冷静。
林逸作为曼施坦因的辅助,却也知道曼施坦因只能自己做到最好,没有办法如神仙一般逆转局势。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东北部的重要城市,也是该国第二大城市。
在这里如果能拦住苏军的脚步,那么就能把局势控制住。
8月5日傍晚,苏军解放了别尔哥罗德。
然后苏军也正如曼施坦因的预料,矛头直指哈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