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进攻后,苏军虽然损失不小,但是补充部队及时跟上。
进攻哈尔科夫的苏军依然接近百万大军。
在8月6日,7日两日滦裘骖废桥蜒苏军坦克队大踏步前进,跟随在后面的步兵忙于清除被包围的德军,两者逐渐脱节。
曼施坦因敏锐的发现了苏军的这个弱点。
开始在撤退中有计划地集结兵力,等苏军攻势结束时,实施反击。
德军主力的转移,又不是逃窜。
集结起来的坦克集群仍然有着不俗的战斗力。
而苏军方面对形势判断过于乐观,瓦图京认为德军已接近崩溃,命令苏军坦克集群继续快攻,切断哈尔科夫至波尔塔瓦的铁路线,阻止德军逃脱。
【还是曼施坦因的指挥看起来舒服,每一步都相当合理。】
【苏军错估会不会导致失败啊?】
【楼上放心吧,现在苏军的优势已经无所谓一两次失误了,结果是不会改变的。】
【一次还好,只要不要一直失误就问题不大。】
【兵力的差距摆在这里了。】
8月11日,德军的集结工作准备完毕,并补充了充足的弹药和燃料,开始反攻。
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些和步兵脱节的苏联坦克部队。
真说坦克对坦克,德军还正经不虚,而且小压苏军一头。
苏军各部队之间分散很广,步兵和炮兵被落在后方,而且苏军的坦克很多已经弹药和燃料严重不足。
这个时候苏军碰到准备完备的德军部队自然不敌。
苏联坦克部队损失惨重。
11日晚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团被德军围歼,只因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及时赶到才避免了第1坦克集团军的全军覆灭。
14日,苏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6坦克军被德军包围遭到惨败。
在德军有序的反攻下,苏军被迫后退。
但是这样的损失对于苏军来说确实算不上什么了。
苏军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巨大优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样的损失基本上不影响苏军进行接下来的进攻。
等到苏军步兵和炮兵再次集结后,进攻重新发起。
密集的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弹,每一发都是苏联强大工业实力的证明。
苏德战争来到第三年,战术仍然无比重要。
但是,在战术上没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两国的底蕴。
而苏联的生产力,通过多个方面得到了保障。
林逸在工作之余顺手调出了一则信息。
“苏联高生产力的由来”
首先就是苏联特殊的经济体制。
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在战争爆发后迅速将民用工业转为军工生产,苏联国家直接控制资源分配,一切优先军事需求。
而后就是苏联扎实的工业基础。
战前1928到1941年,苏联建立起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
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工业基地在战前已部分建成。
在战争开始后,苏联将超过1,500家工厂、数百万工人和设备紧急转移到乌拉尔、中亚和西伯利亚等后方地区。
尽管乌克兰等重要工业区沦陷,苏联的工业能力终究没有收到太大影响。
还有妇女,青少年和退休人员弥补了大量直播造成的劳动力空缺。
就仿佛一战的法国一样。
女性在工业生产中承担了重要的地位。
还有就是盟国的援助。
通过租借法案,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提供了约110亿美元的物资。
除了这些,还有着严格的政策,自然资源的优势等等方面。
总之为了这次战争,苏联的地利人和都全面调动了起来。
这样苏联才能面对德国建立起工业生产上的优势。
【苏联真是个好地方,难怪美术生这么想要。】
【确实啊,真不敢想这样的工业实力到了德国手中会是怎样的一副样子。】
【还好啊~还好……】
直播间的视角再次给到了战场前线。
19日苏军攻抵哈尔科夫西面的乌德河北岸,并于20日强渡乌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桥头堡。
德军统帅部特别重视哈尔科夫工业区和城市本身的防御。
美术生下令要求曼施坦因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守住哈尔科夫。
曼施坦因尽管在估计苏军的战力后,认为哈尔科夫早晚都会失守,但他面对美术生的命令,只能在美术生的命令上做到最好。
南方集团军利用“虎式”坦克和“费迪南式”强击火炮,不断实施反突击。
面对德军的反击,苏军紧逼哈尔科夫外围环形防线,并从东面和东南面进抵哈尔科夫近郊。
在一轮一轮的进攻后,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打到最后只剩下了 50辆坦克。
“守不住了。”曼施坦因的右手无力的垂在身边,棋子掉在了地上。
林逸捡起掉在地上的棋子。
“本就守不住,元首实在强人所难。”
曼施坦因只失神了一刻,在林逸说完后,曼施坦因就再次打起了精神,开始策划德军的撤退。
8月22日下午,苏军地面和空中侦察发现哈尔科夫的敌军有撤退迹象。
是草原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科涅夫发出夜间强攻哈尔科夫的命令,不给敌人逃脱的机会。
22日晚,苏第53集团军率先攻人城内。
第53、69集团军、近卫第7集团军、第57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指战员,勇猛顽强,巧妙地绕过敌军支援点,深入敌军防御,从后方攻击敌军守备部队。
当夜,哈尔科夫这座大城市内展开了巷战。
大火冲天,密集的爆炸声连绵不停。
德军开始有序地全面撤出哈尔科夫,退向第聂伯河的防线。
8月23日,城里枪炮声逐渐平息下来。
但这也代表着,哈尔科夫这座城市已经易主。
苏军收复了哈尔科夫!
这次战役,虽然一路上都是苏军穷追猛打,但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德军也一直没有溃败,进行着有效反击。
德军伤亡约20万人,而苏军自身损失就超过了25万人,坦克2000辆。
在战术地图上,哈尔科夫插上了苏联的红旗。
斯大林长吐出一口烟气,说道:
“如果说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会战,预告了德国 军队的覆灭,那么,库尔斯克附近的会战就使得他们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