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了老七这个地痞团伙的骚扰,光明路七十三号的改造工程,再无任何阻碍。
在李师傅等人的精心施工下,老宅院的收尾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又过了半个多月,这栋承载着林国栋诸多心血和超前理念的二层小楼,终于完美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林国栋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花了一点时间,为楼下那两个门面和楼上四个套间,都添置了些简单而实用的全新家具和基础电器。
比如,每个套间都配备了床、衣柜、书桌,甚至还有一台小小的电风扇。
这些投入虽然又花了一笔钱,但却让整个房子瞬间从一个空壳子,变成了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装公寓。
这在当时那个普遍都是毛坯出租的年代,无疑又是一个创举。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国栋才让周强正式将招租的牌子挂了出去。
招租信息一经公布,立刻就在城南片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之前那些早就对这栋漂亮小楼垂涎已久的市民,纷纷涌上门来。
林国栋这次没有再搞什么免费参观。
他们定下了一个规矩:只有真正有承租意向,并愿意缴纳少量看房诚意金的客户,才能进门看房,如果最终不租可退还。
这让周强有些不解:“师傅,现在这么多人抢着要租,咱们为什么不赶紧定下来?迟一天可就少收一天的钱啊!”
林国栋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周强,你记住,咱们这栋楼,租给谁,比租出去多少钱更重要。”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租客的素质是关键。
如果我们只看谁给钱快,把房子租给一些品行不端、或者生活习惯不好的人,不仅容易产生邻里纠纷,还会拉低整栋楼的档次,影响后续的租金水平和房产价值。
我们宁愿现在多花点时间筛选,甚至暂时空置一两个房间,也绝不为了眼前的租金而降低标准。”
结果证明,林国栋设置的这个门槛,看似有些不近人情,却有效地筛选掉了大部分只是来看热闹的人,留下的,都是真正有需求的潜在优质客户。
而这些客户,在真正走进那些套间后,无一不被其精巧的设计和人性化的细节所折服。
“哎呀,这房子看着不大,住起来肯定舒坦!”
“是啊,床和柜子都给配好了,连风扇都有,省了多少事啊!”
“你们看这墙上的插座,留得真多,以后用电器方便多了!”
“还有这独立卫生间,太干净了!比我现在的房子强一百倍!”
赞叹声此起彼伏。
当周强公布租金时,更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二楼的精装套间,月租金定在了八十元。
一楼的临街门面,则根据位置和大小,分别定在了一百五十元和一百八十元。
这个价格,比周边同等面积的老房子,要高出近三成!
“一个月八十?抢钱啊!”立刻就有一位看房的大妈提出了质疑,“隔壁那条街,王麻子家那个单间,比这还大点,一个月才五十块!”
这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众人纷纷点头。
周强则按照林国栋教的话术,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大妈,您说的王麻子家那房子,我也知道。
那房子是不便宜,但您想想,是不是几家人共用一个厕所,还得去外面的公共水龙头排队打水?到了晚上,过道里连个灯都没有,黑漆漆的。
您再看我们这里,独立卫浴,二十四小时有热水,电线水管全换了新的,绝对安全。
咱们这多出来的三十块钱,买的是个方便,买的是个舒心,更买的是个安全!您说这笔账,划不划算?”
“大叔,大姐,咱们这租金看着是比别家贵一点。”
“但您得算一笔账。”
“第一,我们这是精装修,家具电器都给您配齐了,您自己省下了一大笔钱。”
“第二,我们这房子实用率高,没有浪费的面积,您租二十平,用的就是实打实的二十平。”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这房子安全、干净、住着舒心!您想想,每天下班回来,能住在这么敞亮舒坦的地方,心情都好得多,这难道不值吗?”
周强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让那些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客户,都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仔细一盘算,确实是这个道理。
虽然月租贵了十几二十块钱,但省下了一大笔购置家具的钱,居住的品质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结果,仅仅三天的时间,楼上四个套间和楼下一个小门面,就全部被预订一空!
租下套间的,有在附近上班的年轻教师、有刚来江城闯荡的小生意人。
租下门面的,则是一位准备开精品服装店的个体老板。
他们无一例外,都对这栋小楼的设计和品质赞不绝口。
只剩下最后一个位置最好、面积也最大的门面,林国栋却让周强暂时不要租出去。
“师傅,这个门面这么抢手,为什么不租啊?今天光是特意来问这个的我都遇到好几个了。”周强有些不解。
林国栋笑了笑,回应道:
“这个门面,我有别的用处。”
“我们林记净水的生意越来越好,市中心那个小店面已经不够用了。”
“我打算把林记净水的总店,就设在这里。”
“这里不仅可以作为产品展示和销售中心,还可以作为我们江城振兴实业的正式办公室。”
“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的事业,是有根基,有实体的!”
周强闻言,恍然大悟,对师傅的深谋远虑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光明路七十三号老宅院的成功改造和火爆招租,彻底验证了林国栋超前商业理念的巨大价值。
这栋小楼,不仅很快就能为他带来每月超过五百元的稳定租金收入。
更重要的是,它像一个活的广告牌,向整个江城,展示了振兴实业的实力和品味。
林国栋的名声,也因此变得更加响亮。
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位林师傅,不仅仅是一个运气好的反诈英雄。
他更是一位对市场、对产品、对人性,都有着深刻洞察的商业奇才。
而林国栋的成功,也自然引起了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人物的注意。
他们不再像那些街坊邻居一样,只是看个热闹。
他们从这栋小小的改造楼房里,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他们知道,江城的房地产市场,可能要因为这个老人的出现,而迎来新的变局。
一场更大的机遇,正在悄然向林国栋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