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序,你站住!”
宋夫人声嘶力竭地大喝,周边的下人吓的纷纷低着脑袋,当做没听见。
他们还没见过宋夫人这般呵斥宋淮序,也从见过她如此暴怒。
宋夫人可真是疼极了小世子,若是万一小世子真找不到了,以后荣华苑乃至整个侯府,恐怕没有安宁的日子。
宋淮序无奈,只能停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缓缓转过身,软了声音,“母亲,方才是儿子失态了,我这就出去再找找,行了吗?你有伤在身,好好休息。”
宋夫人本来要爆发的情绪被突然堵住,比被塞了棉花还要难受,头上的伤也开始痛起来,“嘶,真是不省心,你能等,崇儿他可等不得,快去吧,务必要将人找到。”
“是!”
宋淮许拧眉告退。
“姑姑。”苏曦月泪眼婆娑,“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崇儿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
“凭空消失?到底怎么回事?”宋夫人又惊又气,可看见苏曦月这副模样,又心疼的不行。
崇儿不见了,最难过的就是你她了。
“我按照约定去了酒楼,秦嬷嬷说了崇儿着急见我,在楼上包厢里等着,可等我们到了,包厢里空无一人,且酒楼也排查了,并无人带着孩子出酒楼。”
苏曦月带着哭腔将宋延崇不见了的经过说了一遍。
“你冷静点,好好想想,是不是还有什么细节错过了?”宋夫人又问。
“没有,酒楼每一个角落,我都亲自搜过了,酒楼附近,淮序哥哥也派人搜过了!”
苏曦月说着身子一软,瘫在地上掩面而泣。
宋夫人柔声安慰,轻轻抚去苏曦月面颊上的泪痕,“别哭,崔氏已经报官,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
整整一晚,昌平侯府灯火通明。
天色微亮,宋淮序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府,官府的人上门来报,侯府一听消息,全部迎出来,就宋老夫人也来了。
“侯爷,经过排查,昨夜发现有人带着一个孩童,连夜离京,下官立刻派人拦截,并带回衙门。”
听此消息,宋淮序大喜过望,“太好了!”
“大人,那怎么不见我孙儿回来?”宋夫人忍不住问道。
苏曦月和宋老夫人望眼欲穿, 此时竖起耳朵等着官差的回府。
既然来报,不应该把孩子带回来吗?
“回夫人的话,”官差客气行礼,“这孩子只是与宋小世子年龄相仿,孩子一直睡着,怎么叫都叫不醒,且与他随行之人,坚持称他是自己儿子,还需要侯爷前去,认一认。”
“你说,这孩子有可能不是我孙儿?”宋夫人像是受了打击一样,声音止不住的颤抖。
“是的,下官不能确定,现在依旧还在排查。”官差又说。
“这……”宋夫人拧着帕子快要哭出来。
“走,本侯随你去。”宋淮序说道。
“淮序哥哥,让曦月随你一起去吧!”苏曦月终是忍不住,请求道。
“呵,想必这位就是侯夫人吧,请随下官来!”
“多谢!”苏曦月心急如焚,走到宋淮序身后。
官差此话一出,却提醒了宋淮序和侯府众人,苏曦月没有资格同宋淮序一同前去。
“官差大人误会,这位不过是我们府上的表姑娘,我们侯夫人是这位。”
崔氏笑着看向姜云昭,介绍道。
“是下官唐突了。”官差连忙朝姜云昭行礼表示歉意,压着心中不满道,“这真是稀奇,表姑娘难道听不懂本官的话,怎么能冒领侯夫人的身份,倒是让本官误会。”
听了官差的话,苏曦月脸颊红一阵白一阵,只觉得一张脸面被人活生生撕下来放在地上踩,又疼又辣。
她才为昌平侯府为宋淮序生下孩子的人, 姜云昭就是个有名无实的侯夫人, 可是无论什么时候,能和宋淮序站在一起的就只能是姜云昭,就连她的孩子,她都没有资格去认领。
她好恨呢,自从姜云昭回来,她就一直被她压过一头,她就好像被姜云昭夺去气运一般,次次无法抬起头来。
她就不该让她回到京城,她应该让她死在邕州!
她眼中歹毒的恨意倾泄,怎么隐藏都隐藏不住。
她望向宋淮序,希望宋淮序替她说句话,宋淮序却一言不发。
宋夫人见状,忙道:“官差大人有所不知,我孙儿自小与表姑娘感情亲厚,她是太过担心孩子,大人行个方便,让她去一趟吧。”
“此事还是贵府再商议一下?”
对于昌平侯府近日发生的事,官差有所耳闻,他是来办差的,不求攀附,但求不得罪。
“云昭,你又不会哄孩子,你还是让曦月去吧,崇儿一见你就怕的,别吓着崇儿。”宋夫人连忙道。
姜云昭笑了笑,“母亲说的是,谁去都是为了崇儿好,既然苏姑娘这般有心,便让她同夫君前去吧。”
苏曦月得意的看了姜云昭一眼,姜云昭到底是不敢当着外人忤逆姑姑。
“多谢夫人。”她客套道。
“嗯,那就快些去吧,可别让崇儿等久了。”
姜云昭叮嘱道。
宋淮序,苏曦月,这送给你们的大礼,你们可要收好了。
宋苏二人来到衙门。
在不确定,孩童是否是宋延崇,也不确定是否存在人口拐卖的情况下,按照律法将人扣留在偏室,若是确定认错,即刻便可放人。
“官差大哥,快放了我们,都说了这真是我儿子,你们怎么就不信呢?”
“我儿子身娇体弱的,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可担不了这个责任!”
……
男人声音粗狂,一副全然不把官差放在眼里的语气。
宋淮序眉头紧拧,加快了脚步。
苏曦月却顿了顿,一股不安袭上心头。
这声音,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是苏家表哥扬子义。
在苏家时,她的娘,实际上是她的舅母,自小她便有意将她许配给杨子义,虽然没有婚书,可整个苏州都传着二人婚配的消息。
她寄人篱下,为了讨好舅母,她不敢有一点违逆,她不得已,只能附和杨子义。
杨子义好女色,每每看她,都恨不得吞她入腹,为了能在苏家安稳度日,她只能顺从他。
可是知道三年前,杨家上门,却不是她以为上门提亲,一杨家娶了饶家嫡女,想那她为妾。
所以,她写信给了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