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浮雕以及浮雕上方的壁画,风格与我所熟知的明代壁画完全不同。
熟悉明代历史的朋友们都清楚,无论是勋贵墓室里描绘墓主的生平轶事,还是说凿刻普通众生的天神菩萨法相,个个都讲究构图和线条,讲究个色彩的富丽堂皇。
可眼前的这巨大壁画……却是完全不同!
石壁上那些暗红色线条,在手电光的照耀下显得无比粗粝。
这些粗粝如麻花般扭曲的线条,
看似杂乱,但最后却尽数汇聚到了壁画的最上方,构成了一对遮天蔽日的巨大翅膀。
那是一只振翅欲飞的猛禽,雕刻得极其大,几乎占据了大半个石壁。
那猛禽头顶处有着一根微翘的冠羽,脖子处更是有着一圈赤色的翎毛,其双爪如铁钩般蜷曲在腹部,眼睛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狠戾。
在那状如老鹰的猛禽的正下方,趴着一群穿着兽皮的人类。
那些人类个个赤着上半身,将精壮的肌肉露了出来,他们脸上全都涂满了红色扭曲的莫名花纹。
为首的老者,
并没有匍匐跪拜,而是跪坐在地上,
他的头上,戴羽毛编织的冠冕,头发上插满了翎毛。
脖颈处,更是挂着一圈不知名受累的獠牙,看起来很像是萨满。
那老者,扬起涂满红色纹路的脸颊,张开双臂满脸狂热的望向最上方的那只猛禽,口中似是在念叨着什么。
“这群人在供奉老鹰?”
“不是供奉老鹰……”
就在我嘀咕时,原本靠在石门处休息的师父,也不知道何时来到了我跟前。
他望着壁画中的猛禽,声音低沉,“这是海东青,是很多草原部落信仰的图腾!”
“海东青图腾?”
我听到师父这话,心里更加疑惑了。
“师父,不对啊。我们来的不是明代贵妃墓吗,你给我说过,贵妃墓里的壁画,要么是歌颂贵妃德容,要么记录墓主的生平轶事,怎会出来个草原部落的图腾?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啊!”
图腾这东西,我在书本上看到过不少。
也知道很多古老部族都有图腾之说,最出名的,莫过于狼图腾。
据我所知,
像雅安一些地方,至今都还保留着蛇图腾之类的祭祀习俗。
只是,
让我不明白的是,我们来的明明是贵妃墓,怎么会和萨满以及海东青扯上关系?
师父没说话,双眼也盯着壁画上的那只海东青,眉头慢慢皱成了‘川’字。
“不对劲……确实不对劲……”
师父看了我一眼,轻声解释起来,“海东青是北方不少游牧部族里豢养的鹰隼,在若羌以及女真时期,更是被多个部族尊为草原图腾。”
“可明代贵妃,即便是外加的番邦贵妃,也决计不会在陵墓中刻画这种图腾,这已经不是风格迥异了,应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才是!”
要知道,师父可是关中地界的金虎,刨过的红薯窝不计其数,里面不乏明代墓。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师父在墓穴规格和构造方面的本领,比摸金、卸岭几家更为出彩。
连他这样的老手,如今都感觉到情况反常不对劲,这更加愈发觉得事情不对劲。
这遮阳山底下的贵妃墓,怕是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诸多隐秘。
这时,大锤也忍着痛凑到了我们跟前。
他虽不懂这些画画的门道,但看到石壁上的海东青以及人族膜拜的场景后,也觉得颇为奇怪。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石门外是无数的尸螯,我们如今已无退路可言,倒不如往前一探究竟!”
师父定了定神,压下心头的疑云,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我明白师父的意思,我们目前的最重要的事主要有两个。
第一,找到出去的路。
第二,尽快找到和我们分开的三娘以及竹竿。
至于其他的事情,其实都可以往后推一推,等把前两件事完成后再说。
经过这一个多钟头的歇息,大锤的状态明显好转了不少,只是因为失血过多,导致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
我提起手电,越过石门内的那两尊石狮子,跟在师父和大锤身后,小心翼翼往前探索。
这座石室主体空旷,
除却那面横跨三四丈的巨大诡异壁画外,只有零星几块仙鹤浮雕。
手电光扫过诸多浮雕后,我在石室最深处看到了一片淡淡的白光。
“师父,那边有东西!”
我压低声音提醒,同时也将手电光照了过去。
穿过石室后,一座由白玉雕凿而成的八角方亭,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八角方亭后是一处‘回’型廊道,廊道两侧原先是栽着荷花的池子,只是如今早已荒芜,成了杂草碎石滩。
“过去看看!”
师父挥了挥手,带头走向了那座八角亭。
走近细看后,发现方亭里的桌椅板凳,连带着栏杆和台阶,都由上好的白玉精心打磨而成。
在那白玉石桌上,则摆放着一尊造型奇特的青铜物件。
“这轮廓,这模样……”
瞧见白玉石桌上的那物件,我瞳孔猛然一缩,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忙跑了过去,不顾满地浮尘,伸手抹去那器物顶盖上的厚灰,细细看去。
这物件的高度,不过30厘米。
炉盖是镂空的,看起来细密繁复,就像是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
而连接炉身的地方,则一座小小的、陡峭的山峰耸立其上,透着一种奇异的峻峭感。
真正让我感到惊奇的是,
那东西的炉底处,趴着一头雄壮的老虎,那老虎的两只前爪奋力撑着,支撑着整个炉体。
虎头处,镌刻着一个显眼的‘王’字。
有一人骑于虎身之上,他一手按着褐虎的额头,一手则托举着那山峰。
“伏虎……师父……这东西不会是……伏虎博山炉吧?”
要知道,伏虎博山炉是汉朝的玩意,
与摆在秦川博物馆的那件‘降龙博山炉’算是属于同一类的熏货。
只是,
这汉代的伏虎博山炉,
怎会出现在这明代贵妃墓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