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寻带着大队从鹰谷回大营,眸色沉静如水。万事待兴,申俊谦和同党留下的烂摊子亟待收拾。郁兰也被她一同押了回来,被看管起来。
几日后,容骞率着精锐分队返回。马后拴着几十名被捆得结结实实的新兵,个个面如土色。
穆寻挑了挑眉,
“看来,还是有人想给京城报信。”
“这帮人四处逃窜,可目的地确是一样的,”容骞语气平淡,“都想逃回京城告密领赏呢!”
穆寻看向那些新兵,“他们倒是忠心。皇帝大约还在等着鹰谷的捷报。我们怎么能让他如意呢?”
她叫来张奎,“老规矩,都交给你们吧,看着处理。”
她带出来的人她了解,穆家军,不主动害人,但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接下来的半个月,穆寻麾下的十万大军迅猛地占领了北疆的每一个关隘、每一座城池。
北疆关隘同时易帜。穆寻亲自率军直取北疆大都护府,那座曾象征朝廷权威的巍峨府邸,在黎明时分插上了玄底金字的“穆”字旗。
毫无意外,这一回,没有太多的激烈抵抗冲突。
北疆的守军,大多本就是穆家军旧部。看到奉为神祗的旧主帅归来,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归顺。
而那些死忠于皇帝的将领,在睡梦中就被自己的副将绑了,直接送到穆寻帐前请功。
穆寻命人严密封锁所有通往京城的道路,层层盘查商队。
穆家军一扫过去的颓势,积极奋进,连容骞也闲了下来,每日盯着击落天上的飞鸽,缴获密信。
北疆的消息被彻底封锁了。
穆寻以雷霆之势,迅速控制了整个北疆。
与此同时,北疆各城的百姓之间,悄然流传着一个消息,穆将军回来了。
这一日,穆寻一行人来到北疆重镇。
街道两旁的房屋低矮破败,虽是白天,街上行人却寥寥,且大多面有菜色,衣衫褴褛。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躲在门后,既好奇又畏惧地偷看他们这一行人。
百姓们收到了消息,听说穆将军带着穆家军来了,一个个奔走相告,早早在城门口列队欢迎。
看到穆寻骑着马领头进来,人群开始窃窃私语。后来确认了那就是穆寻之后,大家把她围了起来。
容骞怕她有危险,刚想护着她离开,被她阻止。
她下了马,朗声道,“我是穆寻,是穆家军的主帅,北疆已经被穆家军接管了,大家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百姓们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突然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农冲出人群,跪在穆寻面前痛哭流涕:“穆将军!您可算回来了!您在的时候,我们顺顺当当,可您走了之后,这些年赋税加了五轮,县老爷说都是朝廷要修离宫……”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有的老翁哭诉炭税夺了他儿子的救命钱,渔妇哽咽着说连织网都要缴织造税。这些层层加码的盘剥,都被巧立名目记在了皇帝头上。
穆寻皱着眉头,让人把百姓们的诉求一一记了下来,不到半日,厚厚一堆苦难呈现在纸上。
穆寻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诸位的苦,我都了解了。”
她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我们那位远在京城的天子,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不体恤百姓艰难,有什么资格当皇帝?“
百姓听了,诚惶诚恐。虽然他们日子过得苦,可那是天子,穆寻说这样的话大逆不道,被听到了可是要砍头的。
穆寻继续道,"诸位可还记得,曾经的太子?“
废太子元辰的贤名被广为称颂,即使远在北疆的百姓也久闻大名。只可惜他不知为何谋逆……
“太子从未谋逆,他是被冤枉的!太子殿下仁厚睿智,本来继承大统,无奈被人所害,此奸人篡位后,苛待百姓,任用奸佞,害得北靖国运衰落,百姓困苦。我穆寻和穆家军向来只拥戴明君,所以,我们的新主便是太子元辰!“
百姓听了大为震惊,太子已经被废,皇帝已经登记,这一切还能被推翻?
现场寂静无声。
“我知道大家最在意什么,我答应大家,待太子殿下重新继承大统,北疆三年不征赋税,所有苛律一概废除!让大家可以休养生息,让北疆重回春日!”
半晌过后,欢呼声如山崩海啸。
没有赋税,还有这种好事?那必须要拥戴新君!
大家的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如今又有穆家军做后盾,百姓们的信心大增,纷纷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虽然不敢直接喊出“大逆不道”的话,很快便汇成震天动地的声浪。
穆寻侧身对孙岗道,“挑选能说会道的穆家军干将,按我的路子,去给所有北疆的百姓传递这个消息,一个月内,我要让北疆的百姓都相信,未来的天下是元辰的!元辰就是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明君,而穆家军就是所有人新的希望。”
而遥远的北靖京城,皇帝还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北疆的消息。
可他已经无暇顾及,因为他被申绍缠上了。
元康等了一晚,以为这次十拿九稳能除掉申绍,却等来了坏消息。这个老东西到底在暗中养了多少杀手,连禁军都杀不死他?
第二日上朝,申绍意气风发稳步走入大殿,元康更是怒火直冲头顶。
申绍来势汹汹,装也不装了。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他的声音格外洪亮。
元康心中咯噔一下,强作镇定:“申大人,先听听急报再说吧。”
申绍抬起手,不依不饶,“陛下!老臣的奏折便是最急的事,事关国本,关乎北靖的江山社稷存亡!”
元康眼皮一跳,强压下不祥的预感,冷声道:“申大人,有何要事,需得在朝会上如此喧哗?你连朕的话都不放在眼里了,是想抗旨吗?”
申绍毫不退缩,从袖中取出一卷厚厚的册子,高高举起:“老臣要奏的,是埋藏了数年的军械贪腐、通敌案!此案非同小可,请陛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