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8日凌晨2时40分,青南市新城子区尹家乡永丰村。
夜色浓重,气温逼近零下三十度,村庄死寂,只有寒风刮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尖利的呼啸。
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宋晓晶压低身形,打了个手势。身后,十余名身着深色作战服、手持79式微冲的特警队员无声散开,如同鬼魅,迅速形成一个松散的包围圈,将村东头那处独立的农家院落牢牢锁在中心。
院墙低矮,屋里没有一丝光亮。
行动前,陈默的声音再次在宋晓晶脑中回响:“嫌疑人极度危险,持有制式猎枪,甚至可能有剩余炸药。首要原则是快,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彻底控制。其次,绝对保证院内其他人员和周边村民安全。”
宋晓晶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胸腔里因紧张和寒冷而加剧的心跳。他再次检查了枪套里的64式手枪,确认保险状态,随即向突击组发出行动指令。
两名身材高大的特警队员借助战友的托举,悄无声息地翻过矮墙,落入院内,脚尖在冻硬的土地上轻点,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他们迅速贴近屋门,一人持枪警戒,另一人检查门锁——老旧的插销,从内部闩着。
队员看向墙外的宋晓晶。宋晓晶果断点头。
破门槌被无声抬起,猛地撞向门轴脆弱处。
“砰!”
木门闩断裂的脆响在寂静的夜里如同惊雷。突击队员如潮水般涌入屋内,战术手电的光柱瞬间刺破黑暗,交叉扫过堂屋,锁定左右两个房间。
“警察!别动!”
宋晓晶直扑东侧主屋,手电光柱第一时间照向炕上。一个身影猛地从厚重的棉被里弹起,睡眼惺忪,脸上带着被惊扰的暴怒和茫然。
“操!谁啊?!”
几支微冲的枪口稳稳指向他。宋晓晶上前,一把将其按回炕上,冰冷的枪口顶住他的太阳穴。其他队员迅速控制其四肢,搜检炕上炕下,确认没有武器。
“张显明!”宋晓晶低吼。
那男人身体一僵,随即奋力挣扎起来,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被冤枉的愤怒:“张显明?谁?你们抓错人了!我叫李建军!我就一种地的!你们想干啥?!”
队员从他枕头下摸出一个钱包,里面身份证赫然写着“李建军”,但照片与他本人高度相似。
“李建军?”宋晓晶冷笑,从怀里掏出一张打印纸抖开。那是经过技术处理的“日月星”烧烤城后门监控截图,一个模糊但左眉疤痕依稀可辨的男人正在搬东西。“这人是你吗?”
张显明眼神闪烁,梗着脖子:“不是我!长得像的人多了!”
另一名队员将现场勘查报告递到宋晓晶手里。宋晓晶直接将报告拍在炕沿上,手指点着其中一页。
“红色松花江面包车,右后轮备胎花纹与其它轮胎不符,车座缝里找到的猎枪子弹底火痕迹,跟‘1·10’案遗留弹壳比对一致!这车,是你开的吧?”
张显明盯着那份报告,嘴唇抿紧,刚刚的叫嚣气焰像是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了下去,眼神开始剧烈躲闪,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与此同时,青南市公 安局审讯室内,灯火通明。
陆沉舟将一张张显明的正面照推到朴莉面前。朴莉双手捧着热水杯,手指绞紧,低着头不敢看。
“认识他多久了?”陆沉舟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朴莉沉默。
陆沉舟并不逼问,只是用手指点了点照片上的张显明:“你知道他为什么每次用完一个号码,就立刻毁掉换新的吗?”
朴莉肩膀几不可查地抖了一下。
“因为他怕。”陆沉舟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锥子般钉在朴莉脸上,“怕警方通过这些打出去又打进来的电话,顺藤摸瓜,找到那个他最后一定要联系的人——也就是你。”
朴莉猛地抬头,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心理防线在这一刻被精准击穿。
“……和平区……‘倍思亲’酒店后面……有条小胡同……最里面那个院……他租了西边那间平房……”她的声音如同呓语,带着崩溃后的虚脱,“……东西……可能埋在那儿……”
凌晨4时,和平区,“倍思亲”酒店后胡同。
技术队员打着强光照明灯,在张显明租住的平房墙角处,发现一片地面的颜色与周围有细微差别。撬开几块松动的砖石,向下挖掘不到半米,铁锹碰到了硬物。
是一个用厚塑料布层层包裹的军绿色帆布包。
起获过程被摄像机忠实记录。打开包裹,里面是捆扎整齐、尚未拆封的百元大钞,经清点共计130万元。旁边是三支锯短了枪管的健卫-8型立式双管猎枪,以及用油纸包着的剩余乳化炸药和几枚电雷管。
技术员在擦拭屋内墙壁上的浮灰时,发现墙面有些许不自然的划痕。使用侧光灯多角度照射,一片模糊但能分辨出电路走向和电池、开关位置的草图,隐约呈现出来。
物证被迅速带回市局。
面对起获的现金、猎枪、炸药以及墙上的草图照片,张显明终于不再狡辩。他瘫坐在审讯椅上,汗水浸透了内 衣,交代了所有同伙:亲兄弟张显光、张显辉,以及表弟李彦波、李彦彬。
他详细供述了五人如何策划、踩点,如何由他利用采矿经验准备炸药,如何在“2·18”案中分工实施爆炸、枪击和抢劫,以及事后分赃和藏匿的经过。
陈默翻看着厚厚的审讯记录,目光在“张显光”的名字上停留良久。他合上笔录,对旁边的杨加林和陆沉舟沉声道:“张显光是这个团伙的核心,心思缜密,反侦察能力极强。”
“抓不住他,这案子就不算完。必须尽快撬开所有人的嘴,弄清他的下落和可能藏身点。”
窗外,天色微明,彻夜未眠的指挥部迎来了新的一天,但追捕的弦,绷得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