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本来在忙于苏联战争,根本无暇顾及意大利在北非的战事,所以一开始并不打算向非洲派兵。
但是随着意大利军队的溃败,美术生意识到,如果让英军控制了利比亚,就等于让英军把枪口对准了意大利的胸口,丘吉尔很可能迫使意大利和谈。
而德国此时需要意大利这个盟友来分担来自世界的压力。
【德军会派哪个将军去北非,有没有猜一下的。】
【这还用猜吗,直接看有哪个将军在法国战争时表现活跃,在苏德战争中却毫无影子不就行了。】
【法国战争中活跃……】
美术生的命令出现在视频中。
1941年1月11日,美术生发出命令,派遣第5轻机械化师火速前往北非,在2月中到达,全力阻止英国人的挺 进。
1月22日,在德军乘船到达非洲以前,托布鲁克的意大利军队就投降了。
而意大利这位铁匠的儿子完全不认为是自己的指挥出现了问题,他毫不留情地指责陆军元帅格拉齐亚尼。
为了遮丑,还专门撤销了格拉齐亚尼的职务。
此时意大利已经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美术生身上。
美术生也知道,自己必须赶快派一个德国装甲师去非洲。希望在英军 人力和物资都已经匮乏的情况下,来个渔翁得利。
于是,在原有的阻击部队第5轻机械化师动身以后,马上又派一支完整的装甲师去北非支援。
1941年1月22日,由于托布鲁克陷落,德军增援北非的计划被迫提前。
这时候,美术生想起了一位年轻的将军。
隆美尔!
【这位我有印象!】
【法国战役和古德里安一起突击的就有他。】
【似乎是一个能人。】
埃尔温·隆美尔,出身普通家庭,一战中表现优异,获功勋奖章。
战后留任魏玛德国 军队.
而让他名声大噪的是二战开始后的优秀表现。
尤其是法国战役中,指挥第7装甲师快速突破,不弱于古德里安的出色实绩。
隆美尔曾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虏了英法联军近10万人,缴获坦克和装甲车485辆,卡车4000辆火炮数万门。
为此,隆美尔第7装甲师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此时,隆美尔正在德国休息。
接到命令后,隆美尔立刻动身前往柏林。
美术生走进总理府,美术生递来一些英国和美国杂志的插图。
上面刊登着英国的理查德·奥康纳将军率军胜利进攻利比亚的照片。
在美术生夸耀了隆美尔一番后,直奔主题。
“你对现在的非洲战局有何看法?”
隆美尔已经猜到了美术生的想法,对于前去非洲他并不排斥。
于是他说道:“意军在北非快要撑不住了,失去北非,就意味着失去了地中海,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
北非很重要,但我们的意大利盟友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我们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美术生对这番回答非常满意,于是立马下令:
“我准备让你担任非洲远征军的司令官。第5轻机械化师归你指挥,有必要的话,我会再给你派一个装甲师。
此外,那里还有很多意大利师,也可以归于你的麾下。”
隆美尔对这样的命令十分激动,北非,有着他大展拳脚的舞台。
“多谢元首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保住非洲,决不辜负元首的期望。我会尽快出发的。”
在隆美尔离开柏林的前日,美术生拍着隆美尔的肩膀说道:
“不准丢德国人的脸!”
……
时间一转眼来到了1941年3月12日,隆美尔抵达北非战场已将近4个星期。
在这一天的黎波里主要广场上,一队看上去似乎永无尽头的坦克纵队正隆隆地驶过。
这些可怕的重达25吨的“潘萨Ⅲ”型和“潘萨Ⅳ”型坦克全都涂上了当时流行的沙漠伪装色——沙黄色。
穿着同样颜色制服的坦克指挥官笔直地站立在坦克炮塔上。
脸上的表情像他们的翻领上装饰的死神头徽章一样冷漠。
站在检阅台上举手行礼的是一个矮小而结实的德国中将,也就是隆美尔。
他有着一双极为漂亮的蓝色眼睛。
站在隆美尔旁边的是副官汉斯·韦纳·施密特中尉。
中尉看着一辆接一辆的坦克,接连不断地从旁边的一条大街上开出来,又隆隆地驶过广场,感到十分惊奇。
但当他注意到一辆履带有明显缺陷的“潘萨W”型坦克,并且认出这是他先前在坦克队列中曾经见过的一辆。
在明白隆美尔的所做后,他忍不住想要偷笑。
【不是,做什么不跟我讲吗?】
【你们知道,我不知道啊,这样显得我很蠢好吗。】
【卖关子扣10分!】
昨晚,隆美尔对着手下的军官有着一番讲话,内容关于“欺骗敌人以隐瞒非洲军虚弱的重要性”。
因为这支部队的鰈垦部分此时还远在欧洲。
中尉施密特逐渐明白,隆美尔其实只是让坦克绕着几个街区来回行驶,从而以一个坦克团造出一个装甲军团的声势。
隆美尔的所作,全部都被英国侦察兵看在眼里。
当天英国侦察兵就跑回了英国营地。
“德国人派来了至少一个坦克军!”
非洲德军最虚弱的阶段就被这样渡过后,隆美尔稳稳拿到了美术生的支援。
甚至还多出了一个坦克师。
美术生派隆美尔来到北非的目的只有保护意大利不被迫投降,并没有其他要求。
而隆美尔的进攻欲 望却无比强烈。
一副战术地图出现在视频中。
【不出意外,隆美尔要发起进攻了。】
【打仗之前要放出军事地图,有点太公式了。】
1941年3月。
行动代号:向日葵行动
隆美尔利用装甲部队快速机动,闪击阿盖拉!
隆美尔再次展示了他的欺骗战术。
魏克玛少校指挥的德国第3侦察营的坦克和装甲车沿1000码的战线展开,全线向阿盖拉压过去。
跟在他们后面的卡车正按照隆美尔的命令拼命扬起滚滚黄尘。
魏克玛的许多“坦克”根本不能开火,它们只是一些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假坦克。
这些“纸板师”让一个侦察营打出了坦克师的效果。
在飞扬的漫天黄沙中,慌张的英国守军根本认不出很多“坦克”并非坦克。
而英军不是拿命死守的性格。
这里又不是不列颠岛,拼什么命呢?
于是守卫阿盖拉的英军迅速撤离,退到欧盖莱东北50千米的梅赛布列加。
德军轻取阿盖拉!
【天才!】
【拿卡车装坦克吗,这绝对不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计策。】
【更可怕的是,这个计策它真有用啊!】
【还好英军没反抗。】
由于阿盖拉瞬间就丧失,甚至德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丘吉尔打电话给韦维尔阴阳了他一顿。
而后德军又在梅尔沙隘口突破了英军防线,英军被迫撤退。
4月10日,德军围城托布鲁克。
短短两周内,隆美尔将英军从利比亚阿盖拉一路赶回埃及边境,仅托布鲁克仍在英军手中。
【有点猛啊,隆美尔!】
【这还是元首答应的坦克师没到,要是到位了,可以进攻埃及了。】
【感觉英国一个岛国,埃及对于英国还挺重要。】
【不用感觉,就是很重要。】
而在德军托布鲁克的围城,这一围,1941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视频来到了1942年的北非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