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超越班》首期在星期四的晚上八点,准时和大众见面了。
星光视频的首页被大幅海报占据,海报上,王建国目光如炬,伊静神情肃穆,韦小春手持木剑,气势如虹,而几位年轻学员,包括陈宇在内,眼神中带着初生牛犊的锐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节目的开始,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夸张的剪辑,镜头直接切入了排练厅清晨的真实景象。
王建国攥着泛黄的《茶馆》剧本,指腹在“常四爷”三个字上反复摩 挲。
晨光从高窗斜射进来,在他鬓角的白霜上镀了层金,倒比舞台聚光灯更添几分岁月的厚重。
“今儿咱排第三幕,”他把剧本往桌上一拍,纸张翻动的声响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陈宇,记住,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年轻时拍案而起的愣头青了,是被世道磨平了棱角,却没磨掉骨头的老头!”
陈宇紧张地攥着戏服下摆,布料上还留着上次演尸体时蹭的假血渍。
他深吸一口气,佝偻着背往前走,脚步踉跄得像踩在棉花上——这是他琢磨了三晚的“老人态”。
“停!”王建国突然喊停,烟袋锅往桌腿上磕了磕,火星溅在青砖地上,“你这是病秧子!他就算饿肚子,脊梁骨也得像旗杆似的挺着!”
陈宇脸涨得通红,想起韦小春教的“藏三分力”,猛地把肩膀往后顶了顶,眼神里硬生生挤出几分倔强。
这次没等王建国开口,角落里突然传来掌声。
是伊静抱着保温杯站在那儿,发梢还沾着晨露:“有那股劲儿了!再把嘴角往下撇半分——想想你最敬重的人被欺负,你却啥也做不了的滋味。”
陈宇照着试了试,王建国忽然点头:“对喽!就这眼神,能让观众想起自己爷爷辈的硬气!”
排练厅的监控屏幕上,实时弹幕已经滚成了潮:
【卧槽!王老师这烟袋锅一磕,我膝盖直接软了!比我爸当年拿鸡毛掸子训我还提神醒脑!】
【陈宇这进步也太神速了吧!上周看花絮他还演个直挺挺躺地上的尸体,现在眼神里全是戏啊!这哪是超越班,简直是换头术!】
【伊静女王!一句‘嘴角撇半分’点石成金!这才是真传!不是教你怎么演,是教你往角色灵魂里钻!泪目了!】
而录制《霸王》片段时,出了点小风波。
流量小生林浩空降排练厅,经纪人捧着咖啡跟在后面,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熟稔:“何导说让我们林浩来体验下,正好他新戏要演京剧名角,跟伊静老师取取经!”
林浩穿着价值不菲的高定卫衣,径直走到化妆镜前坐下,对着镜子随意拨弄着自己精心打理的刘海,语气轻松地说:
“伊静老师,麻烦您了!不用太复杂,教几个在镜头前摆拍好看的经典姿势就成,比如甩个水袖、亮个相什么的!粉丝就吃这套,视觉效果拉满就行!”
伊静正在给一个女学员细致地调整水袖的起落角度,闻言动作骤然一顿。
她缓缓转过身,将手中的保温杯“咚”的一声重重搁在化妆台上,那声响在突然安静下来的排练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看着林浩,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学戏,先学礼!程蝶衣是什么人?那是人戏不分,不疯魔不成活!他台上的每一分钟绝代风华,都是台下十年血泪磨出来的筋骨!没听说过靠摆几个花架子姿势就能成角儿的道理!”
林浩脸一僵,经纪人刚要打圆场,韦小春拎着木剑从外面进来,剑穗扫过林浩的卫衣:“想学?行啊!先扎三个月马步,把腰腿练稳了再说——我们这不是拍杂志,是磨真本事的地方!”
监控室里,何晟看着屏幕上林浩悻悻离去的背影,对颜梦曼说:“这就是反面教材——演员要是把自己当商品,就成不了艺术品。”
【何导说得太TM对了!演员把自己当商品,就永远成不了艺术品!醍醐灌顶!】
【支持何导!本来对林浩路人粉,这态度直接路转黑!什么玩意儿!】
【敷衍!傲慢!不尊重艺术!这种人根本不配演戏!滚出娱乐圈!】
风波平息,录制的内容继续,傍晚收工,陈宇抱着笔记本蹲在走廊里,上面记满了王建国圈的“台词气口”、伊静标的“情绪节点”!
路灯亮起来时,他忽然想起剧团里的老搭档,掏出手机发消息:“哥,明天来旁听吧,王老师教的比咱们啃十年剧本都管用。”
消息刚发出去,就收到回复:“真的?我把攒了半年的假都请了!”
陈宇笑着抬头,看见韦小春正站在路灯下打电话,嗓门洪亮得能传到街对面:“儿子,你爸今天教徒弟了!比当年演小宝时还带劲!等你放假来看看,让你知道啥叫真演戏!”
月光爬上排练厅的匾额,“戏比天大”四个字在夜色里透着光。
何晟站在楼下,忽然想起星爷说的“老匠人磨新刀”——那些被岁月浸过的本事,正像星火一样,在年轻演员的眼里重新亮起来。
《演员超越班》第一期刚开始播出,就凭“王建国烟袋锅敲出常四爷风骨”“伊静怒怼流量小生”两个片段冲上热搜!
网友翻出陈宇以前演尸体的剧照,对比他现在的常四爷扮相,评论区彻底破防:
【从躺平到立住!从背景板到有血有肉!这TM才叫真正的脱胎换骨!演员超越班,名副其实!】
【老戏骨不是白叫的!教的全是掰开揉碎的真东西!】
【求节目组开衍生直播!我能看他们抠细节看一天!】
【林浩那段看得我血压飙升!何导那句‘商品成不了艺术品’简直振聋发聩!这才是真正做节目、做艺术的态度!】
何晟看着后台数据,突然对杨承宣说:“下期搞个‘经典片段重映’,让学员和老戏骨同台!让观众看看,传承是啥样的。”
……
排练厅里,王建国正给陈宇讲“台词的气口”。
陈宇跟着练,练到第五遍时,王建国突然说:“对了!你这嗓子里像含着口老陈醋,酸溜溜的,正是那股味儿!”
旁边,伊静在教女学员演《大宅门》里的片段。
她让学员拎着空茶壶转圈,转了三十圈才喊停:“现在头晕吧?这就是撑着家业的感觉——看着稳,脚下早晃了,却不能让人看出来!”
学员扶着桌子喘气,再演时眼神里果然多了几分强撑的坚韧!
伊静笑着点头:“这就对了!好演员得把自己揉碎了,往角色骨头里钻。”
陈宇和王建国的片段一出来,弹幕瞬间炸了:
【听得我爸直抹眼泪!说像极了他爷爷!】
【王老师一个眼神扫过来,我鸡皮疙瘩掉一地!这才是戏骨啊!】
【看到陈宇眼里的光了吗?那是被老匠人点燃的!】
后台,陈宇攥着王建国塞给他的润喉糖,手还在抖。
王建国拍着他的背笑:“别慌!当年我在剧场扫地,偷偷学这段,被老导演骂‘没吃饭’,比你抖得还厉害!”
伊静组的《大宅门》也爆了!
女学员演砸药罐子那段,情绪收放得恰到好处,既没洒狗血,又把“砸了招牌也要守规矩”的狠劲演透了!
连挑剔的剧评人都发博:“这才是传承——不是复制,是把老戏的魂,装进新演员的骨血里!”
直播结束,何晟在走廊撞见陈宇的剧团搭档。
那哥们捧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见了何晟就鞠躬:“何导,能让我们剧团排这版《茶馆》吗?王老师改的词儿,比原版更接咱老百姓的地气!”
何晟笑着点头:“不仅能排,还能请王老师去指导!好东西就得传开了,才不算白琢磨!”